第14章 太子赵桓登门
“这些事,容后再议,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对于一向不理会朝政的徽宗而言,今天做的这些事,可是浪费了他大把的时光,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到延福宫,去跟他的那些宝贝字画好好“相处”。
“臣、儿臣告退!”
走出文德殿,童贯拦下了赵楷。
“今日郓王虽然被陛下训斥了,可郓王也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郓王还是陛下最宠爱的皇子,陛下绝对不会生郓王的气的。”
童贯面无表情,说的话看似是在安慰赵楷,却也是在提醒他,就算是徽宗最宠爱的儿子又如何,在蔡京以及他们这群人的面前,他的话根本就不重要。
“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极力建议父皇联金攻辽,若是金国当真在灭辽之后转而对大宋动手,你等可否以一己之力承担这个责任?”
赵楷冷冷的看着童贯,他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大宋的人都这么有自信。
觉得他们的智商能够凌驾于金人和辽人之上,将金人与辽人算计了一通,还能全身而退。
“这种事就不劳郓王操心了,陛下已经言明,金主是个十分注重承诺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此等忘恩负义的举动,若是郓王想不通,便还是回去好生研究字画吧!”
挑衅!
堂而皇之的挑衅!
冷哼一声,赵楷没有在大内与童贯等人发生口角。
如今这些人都是徽宗最信任的人,如果与他们发生了口角,也是定然不会有他好果子吃的。
回府的路上,赵楷越想越觉得生气。
他打算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徽宗联金攻辽。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金国一家独大,最终对大宋伸出魔爪,他也就能间接保住自己的这条小命。
可当这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后,系统的声音随之在他的脑袋里响起。
“警告!警告!宿主无法更改历史重大事件!”
好家伙,之前还给他各种选择,现在又告诉他无法更改历史重大事件!
突然间,赵楷明白了为什么系统要求他逼宫说服徽宗御驾亲征,但系统却在他并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就提示他任务成功。
原来是因为无法更改历史重大事件的原因!
但他也并不慌张,就算系统不让他改变历史重大事件,他不是还有三块兵符吗!
魏武卒、虎豹骑再加上神机营的精锐部队,他想要悄悄做点事情,应该还是可以的!
“警告!警告!暂时冻结宿主的三块兵符,宿主放弃改变历史重大事件之后,虎符可以恢复使用!”
听着系统冷漠的声音,赵楷瞪大了眼睛僵在原地,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也就是说,系统的意思是要告诉他,他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金国攻打辽国,然后抓住了他还有一众北宋皇室,让他们成为金国的俘虏?
“他娘的什么狗屁系统!”
一拳重重锤在马车的车壁上,赵楷默默的在心里诅咒着系统。
这不就是让他一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眼睁睁的等死吗!
不行,他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他还是要好好想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个既定的结局!
与此同时,回到延福宫的徽宗,突然觉得手里的古玩字画不香了。
一想到能够解决辽国这个困扰了他多年的心病,他就兴奋的睡不着觉,连夜命蔡京入宫觐见。
蔡京也没想到一直“不务正业”的徽宗,突然跟开了窍一样,把这件事看的这么重。
纵然心中对徽宗深夜召见有怨言,可一想到这次他的人在徽宗的面前露了脸,就等于壮大了他的势力,也赶忙穿戴好官服,入宫觐见。
“卿家,朕每每想到联金攻辽之事便难以入睡,朕唯恐此事生出变数来,卿家觉得应当如何是好?”
蔡京一听,原来是徽宗着急的都睡不着觉了,便立刻进言,“陛下,不如先派出使臣,出使金国,探探金国的口风,看看他们是否也有攻打辽国的意愿,届时再由陛下出面,修书一封,与金主商议联金攻辽之事如何?”
闻言,徽宗连连点头,“还是蔡相深谋远虑,若无蔡相替朕排忧解难,朕想不出此等法子来!”
之所以称赞蔡京,是因为徽宗得到了蔡京的启发。
如果是他们现行开口提及此事,定然会让金国人觉得他们是事先早有图谋,难免对大宋心存怀疑。
但如果是金国已经暗中向他们透露过攻打辽国的意愿,他们再提及此事,就变成了为金国分忧,高度立刻就不一样了。
“多谢陛下称赞,老臣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足挂齿!”
“蔡相莫要妄自菲薄,传朕旨意,即刻派人出使登州,莱州!”
蔡相跪下叩头领旨,脑子里却在盘算,如果联金攻辽之事成功,他又能得到多少的好处。
……
夜色里,还有一个地方也不太平。
郓王府门口停着一辆马车,马车上下来一名小厮,敲了敲门,搓着手等待小厮前来开门。
“什么人?”
郓王府的大门被打开了一条缝,里面露出看门小厮的半张脸来。
“去启禀你们家王爷,就说王爷的兄长来了。”
小厮有点迷糊,王爷的兄长……
王爷乃是当今官家的第三子,王爷的兄长岂不就是……
随即,小厮瞪大眼睛看向了那人身后的马车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还请贵人到偏厅稍等,小的去去就来!”
说着,守门小厮就带上了从马车里下来的人,带着他们去了偏厅等候,他则去了书房通知王爷。
“王爷,有人自称王爷的兄长,正在偏厅等着您的呢!”
兄长?
难道是太子?
不敢耽搁,赵楷立刻起身去到了偏厅,果然在偏厅之中看到了太子。
“皇兄深夜到访,不知所谓何事?”
太子,当今北宋太子,也是北宋的下一任皇帝。
看到赵楷出现,赵桓立刻迎了上去。
“深夜登门,还望三弟莫要嫌弃为兄,为兄此番前来,是因为担心父皇所言联金攻辽之事!”
这样看起来,赵桓比起徽宗来,还算是个有脑子的。
毕竟赵桓都看出来了联金攻辽这事弊大于利,而唯独徽宗没有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