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意
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如今社会,有钱人越来越多,其中有那么一部分或是为了附庸风雅,或是为了当做投资手段,当然也有真的喜欢收藏一些以前的物件,自此古董价格水涨船高。
可有那么一种古董,行话称为冥器、阴货,大多是那些土耗子,土夫子之流的盗墓贼从墓里掏出来的陪葬品。
这种东西,虽然也是古董,可上面难免沾染着或多或少的阴气,这种东西若是被不明所以的人收了,轻则霉运缠身,破财伤身,重则家破人亡甚至祸及子孙后代。
只不过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以来都少不了贪财之人,如此重利之下,不少玄门之人做起了专门收阴货的生意。
可惜,常言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随着时代的发展,做这种生意的人越来越少。
特别是某一段特殊时期,几乎将这整个产业给铲平。
而我李家是当时少有几个撑过来的。
并非因为我李家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只是因为李家世世代代都遵守着一个规矩。
“阴货可收,生人莫渡!”
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条不知道传了多少辈的规矩,却在今天被我给破了!
……
我叫李浩,从小就不是个读书学习的材料,因此高中毕业之后就去了祖传的铺子里帮忙。
那时候店里的生意还算是不错,除了收点偏门的阴货、冥器,我爹还会骑着一辆破三轮走街串巷的捡点漏。
那时候信息不发达,也没什么关于收藏品、古董之类的意识,加上刚刚改革开放,各家里其实都有一些老物件,我爹倒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人有了钱,就容易膨胀,老爹突然想要将店铺搬到北京,全家人都没有拗过他,没办法,加上这些年的积蓄,又在银行贷了一笔款,忙活了足足一年多,我家的店铺总算是在潘家园落了下来。
原本应该是新生活开始的地方,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带走了我的父母,只留下了我和当时年仅八岁的妹妹。
那时候的我才刚刚二十出头,妹妹自小就有肾病,身上还背着银行的贷款,那种生活可想而知。
就这样磕磕绊绊的过了四年,每天都是紧巴巴的过着日子,我正在铺子里算着账,妹妹马上要升初中了,学费和生活费要预备好,还有医药费,房租水电,加上躲不过去的银行贷款。
越算越头疼的时候,一整天都无人光顾的店门推开了,走进来两个人,一男一女。
女的三十左右,穿着贵气,保养得当,手上戴着一个高冰玻璃种天空蓝晴底的手镯让我眼前一亮。
这镯子不算做工,单就是这料子,没有五六十万就拿不下来。
“这是个大肥羊!”这是我的第一想法。
那男人便普通了许多,戴了个眼镜,斯斯文文的,看着有些拘谨的样子。
“欢迎光临,二位,随便看看可有什么喜欢的物件?别的不说,全都保真!”
那戴眼镜的男子却是环视了一圈后,指着柜台后面放着的一个仿汉代青铜小鼎笑道:“掌柜的,你这东西也保真么?”
我也笑道:“当然是保真的,就是不保是不是老物件,您要是喜欢,买回家当个装饰品放在家里。”
那眼镜男也只是笑着摇了摇,可随即脸色却是一正,说道:“掌柜的,我们来可不是买东西的,而是有一件货,看你收还是不收!”
听见这眼镜男这句话,我心中的兴奋瞬间消失不见。
本以为是来了个大生意,没想到是卖货的,正是因此,我才兴致缺缺,如今整个潘家园,乃至于整个古董市场,这种上门来卖东西的,十有八九都是骗子,偶尔那么一两个,也都值不上什么价。
现在已经不是我爸开个破三轮走街串巷都能捡到不少漏的时代了。
前几天还有个人偷了剧组的道具拿到我这来卖,张口就是三十万。
“真不好意思,店里好久没开张了,暂时不收货,我这里您要是有看上眼的物件,我打八折卖您,要真是有宝贝成心出手,我推荐你去街口听雨斋,就说我介绍您的,保证不能坑您!“
那眼镜男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掌柜的,大家都是相家,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我就是个搬砖头的,知道掌柜的您有大能耐,所以给您介绍个杵门子。”
我这才了然,这眼镜男说的是黑话,大概意思就是大家都是内行人,他就是个中间人,特意来给我介绍个挣钱的生意,到时候他也能分一点利润。
能找到我,那他所说的生意,大概不出意外就是阴货了。
如果阴货的话,倒也不是不能收,毕竟这东西基本都是保真的,而且收上来的价格又不高,自己一番手段后,却往往能卖个高价。
“什么宝贝,不如先拿出来先让我开开眼?”
“一块清末的铜镜。”
听着眼镜男的话,我差点就要骂人了,说了那么多就一块破镜子,还是清末的镜子。
清朝时期,西方水银镜早就大行其道,铜镜基本只有民间还在用,这一点就保证其材质和工艺不可能太高,就算是到代的老货,市价也不会超过一千块钱,根本就没什么赚头。
这种物件,一边都是当做添头用的,别人买一件什么贵重的物件,便送一个这种小玩意。
好家伙,这是把我当成收垃圾的了?
只是还未等我开口回绝,一直在眼镜男身后一言不发的女人却已经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铜镜。
我随意的打量了一眼,表情便瞬间严肃了起来。
尚未等我说话,那女人却‘噗通’一声,跪倒在我面前,眼睛红肿,声音嘶哑唉声恳求道:“先生,求求你收了这块镜子吧,我愿意给你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