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实力作死
沈大富在县城下面的村子里横行霸道惯了,前不久他小舅子又跟法院一位领导的女儿定了婚,整个人就更是王八气外露了。
不过,这不代表他就没有怕的人。
“周……周老师,您怎么在这儿。”沈大富转头一看来人,当即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怂了下来。
“先不说你放高利贷、逼良为娼的事,就你带人闯进学校、扰乱学校秩序、恐吓在校学生,就有必要让警察将你带回去好好教育。”
周国强冷声开口,对于沈大富的问话搭理都没有搭理。
他也是昨天见陈风没来上学,才从陈雅芳口中得知他家欠下高利贷,陈风要拼命赚钱还钱的事。
当时他还想像沈大富这样的社会毒瘤,绝对不能留,没想到今天就在学校看见了他。
“我这就走,这就走!”
沈大富咬着后槽牙,心中愤恨不平却还陪着笑脸说着。
瞧着周国强没在说话,他带着身后四五名小弟赶忙撤退。
可人还没走多远,陈风却突然将他给喊住了。
“慢着,把我家的借条拿来,我还钱。”
还钱!
沈大富转身看了一眼旁边劝学生回教室的周国强,沉了一下道:“借条没带,明天我去你家里去拿!”
“不必,你写一个陈明山一家欠款已经还清的条子,一样管用。”
陈风冷声开口,他怎么可能让沈大富去他家里。而且看他那么怕周国强,他要不借此机会把事了结了。
明天就算还五万、六万,沈大富也敢找借口上门刁难他们。
“我做见证人,这条子我来写。”周国强本来不想过多掺和学校以外的事情,可看着学生们都劝不回教室,沈大富还耍赖当即跟着开了口。
很快就有学生拿着纸笔递给周国强,他接过来刷刷刷写好条子,签上自己的名字直接递给了沈大富:“签字”
沈大富看着条子上的金额,气得浑身直抖,可又说不出个错来只好签字。
周国强瞧着他签了字,转头又对着陈风说道: “陈风给他三千五百块钱,这钱也不算是白借他的。”
三千五百块钱,已经超过了银行利息,依然算高利贷。
但比起三万来,这点钱对于现在的陈风来说根不叫事。
拿了条子,给了钱。跟沈大富的账总算是清了,手里再握着周国强亲手写的见证人条子,他绝对不敢再回来拿那借条说事了。
不过,陈风可没彻底的放下心。要想沈大富老实,还是要弄倒他的靠山,把他送进局子里他才放心。
不过,这个不能急!
现在的陈风最想知道的,是他的记忆力是不是提高了。
就比如眼前这些课本,英语不用说了。上一辈子他被老外坑过后,专门请了私教老师苦学英语。
所以现在的英语书他看,就跟看拼音读物似的。
至于数学课本,他从小数学就好。作为一个商人,数字对于他来说就是钱,他不敏感都不行。
剩下的语文、物理、化学,陈风随便翻看了一下,也都简单的不行。
他难道成天才了?
不明所以,但这对于陈风来说可算一件好事,这样他就不用担心被周国强抓包学习了。
因为接了来,他是根本忙的没时间学习。
别的不说,柳东呈就先找上了门。
原因无他,就是有人提着礼找到了他跟前,想要月缴费房子的名额。
“陈同学,你看看这就是这几天来找我要房子名额的名单。无关紧要的我自己都拒绝了,可上面这些,我实在不好拒绝。”
柳东呈一脸为难的说着,本来人家陈同学是好意,帮他们解决教师住宿问题。
这可好,肉一端上桌,十里八乡都跑过来要吃上一口。
说他们不要个脸,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一个小小县中学校长,也得罪不起啊。
“嗯……要不这样吧!我那片楼区房再开放一部分名额,只限有教室证和教育部内部的人可以认够。”
“这于这些其他人……柳校长,能请你帮忙联系这些人吗?我想请他们吃个饭。”
陈风拿着柳东呈的名单笑着说道,这名单可是写得清楚,名字、职位、关系是一目了然。
不过这名单对于柳东呈来说是烫手山芋,到了他陈风手里可就是摇钱树了。
“行啊,这有什么不行的。”柳东呈一听陈风要出面自己解决,马上兴高采烈的答应了。
很快,柳东呈就把人招呼其了。
这饭桌上陈风跟这些领导把自己拿地盖楼,所占用地归属单位全都能月缴费买房的条款事详细一说,全都高兴到了不行。
接连五天,陈风就拿下了七份建筑合约,收了十四万的定金。
陈风把这些钱也都存进了银行,赵有文看着存放到保险柜的七份合同,那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杈后了。
这事还没算完,陈风又给他送来了一份合作案——贷款购房协议书。
“陈老板,说句实话。我真想住进你脑子里去,这些想法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么大的合作案他一个银行经理是做不了主的,但是这合作案要是通过了,他们银行的业绩怕是能拍到全国第一去。
“那我可不能,让你住进来。你要知道我的想法,我还怎么赚钱。”
陈风笑着说道,说话间看到赵有文桌子上放着的彩页挂历,眼前猛然间一亮。
广告、杂志!
他要开一家广告公司,还有杂志社。
别的不说,就说他的风华牌皮鞋,就需要全铺发广告
而且,马上机床要顶替人工,县城人群消费能力,怎么比得上京都卢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
看来他要抽空去一趟卢海城了!
但去之前,他还是要把建筑公司组建起来。而且他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也是时候找一个财务了。
陈风正这般想着,一个身材高挑模样绝对称得上绝色美女的女人,就敲门走了进来。
“赵经理,您有事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