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逐渐拉远我们的距离
很多人在面临大学毕业之后,盲目的寻找工作,以至于自己能不能胜任以及对这份工作是否感兴趣,从而一次又一次的辞职,最后自己变得很没有自信,脑袋里只剩“我很优秀,不甘于此。”可是到最后,每夜的慷慨激扬却变得平淡无奇!
我大学毕业后,处于对自己的专业很扎实,去了一个大公司面试。面试下来很成功,三天后便穿西装打领带的到公司报道。一直便这样朝九晚五的做着自己分内的事,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挺有意思的小插曲,丰富着自己的生活。
我记得有一次出差,一整晚都没怎么睡好,因为这面临着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能与外地同事交流学习,导致早上我差点赶不上飞机。
那天早上机场特别拥挤,就和春运的客运站,火车站一样。排队换登机牌,排队过安检,心里焦虑的不行。万一赶不上飞机,第一次出差岂不是脸丢大了?
当我拖着行李箱一路快跑到里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正准备登机。我抬头看着一个中年男人,那眼神,里里外外透露着鄙视!我也没管这么多,拖着我的行李箱走我自己的路。那个男人走在我前面,他左转前往头等舱,我右转通往经济舱,心理不由得想到,收入的差距逐渐拉远我们的距离。脑子里冒出了最近在头条上看到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头等舱和经济舱的距离。
坐下来后,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然后想着第一次出差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公司给出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就是给自己一个突破的机会,也是这么久以来,能再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绝对不能马虎。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暗示着自己。
忽然听到旁边的一位大叔在自言自语,大概六七十岁的样子,衣冠很整洁,看起来很有精神,他说道:该死的,给我定个经济舱的位置,一大早就要排队,害我站了多长时间!骂骂咧咧的,具体说谁就没听清了。于是便想到了之前登机时那个中年男子看我的那个眼神,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又一次收入的差距逐渐拉远我的距离。
下飞机后,一眼便看到了来接机的同事,一个很阳光的男孩。我们坐在去市区的车上,他和我说了很多关于在公司的问题,我也一一给他讲解了很多自己的解决方法。让我感到亲切的就是,他现在走的路正是自己前不久走过的,也是遇到了很多不知道该怎么办的问题。便壮着胆子问老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这是你自己的问题,我如果给你解决了,那你能解决我的问题吗?于是我便,一边请教别人,一边又自己琢磨,耗费了很久的时间,最后还是得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次过来表面上学习交流,其实就是给他们解决问题。接机的同事准备先送我去住的地方,但是我想了一下,还是先去公司比较好。可是拖着一堆行离直接去公司又不太好,现在才中午,很多人都还在拼命的工作中,我也不能一到人家的地盘就整个人先放松一会。于是便叫同事把东西先放到住的地方,然后自己打车去公司,说着一些事我可以自己做,没必要麻烦你跑两次。于是那个接机的同事对我说,不对,公司这次花钱请你过来交流学习的,更重要的是解决公司遇到的问题,而你的时间很宝贵,甚至说有一部分的时间不是属于你而是属于公司,我要做的就是行程上给你把浪费掉的时间缩到最小,否者这都是在浪费公司的钱。
原本我以为,自己能少麻烦别人一点自己能做的事,就变得时间很宝贵,否则这是在浪费公司的经济和资源。
自己思维的方式还是有待提升,而更多想的就是自己能够亲力亲为。可现在大多人不都是这样吗?收入转变的更高了,但是思维还停留在昨天。就好比住进了省城里面的父母,他们一辈子幸幸苦苦攒的积蓄买了一套在城里的房,所有的东西都换成新的了,可是总有那几样即使是用不了,也不舍得扔掉。无论怎么和他们说,还是得留着。
还有家里的老爷子,每出去吃一次饭,明明已经放下了筷子,看着桌上还有没吃完的东西,打包又太少,扔掉又可惜,于是在次拿起筷子往自己的嘴里塞着。最后去医院检查都是病。何必呢?
这些保守的观念深深的在他们内心深处扎根,延伸。因为我们这辈人从来没有体验过他们嘴里说的穷,说的饿!
“找份稳定的工作呆着家里,结婚生子后我不再管你了。”这是老爸时常就在电话里对我说的话,一开始我也很烦躁,因为感觉他不懂我想要的是什么,到后来变成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们只不过希望你一个人在外面太辛苦。因为他们穷过,知道多可怕,因为他们饿过,知道滋味怎么样。可是这又说明谁对谁错呢,错的是这个世界吗?不对,是我们思维还停留在他们那个阶段。
在大学的时候,我暑假出来兼职,做着一份销售行业的工作。看着自己手里面的产品,成百上千的一小份,感觉很不值!“这东西有人买吗?”时不时的问着自己,一直没卖出去,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然而,买的人会成堆成堆的买,不买的人看都不看一眼,只是自己没能达到那种高度,不知道有钱人是怎样的,也理解不了几千块住一晚的五星级酒店和一两百住一晚的宾馆有什么差别。
所以还是以一种打工者思维看待这个世界的高速发展,即使工作一份一份的换着,也往往还是选择当打工里面的领导者;拿着别人开的工资,也很少会想到某一天给别人发工资。我看到过一个句话,记不得谁说的了。“生活中最大的谎言就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吧。”现在想想就感觉挺可笑的,但又说不出它那里不对。
话说回来,这次出差圆满结束,在同事们熬夜加班的奋斗下,也拿下属于他们的冠军。我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过去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更重要就是给他们打打鸡血这样子。而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能决定你收入的就是你的认知,而你的认知就决定了你们的差距,就等于收入的多少逐渐拉远了我们的距离。
不久之后我便辞去了工作,不是因为公司怎么样,而是我想去寻找那个曾经蹦跶的自己。自始至终我都相信,越活跃的人,才能活的越精彩,即使身无分文,但你收获的可能仅仅只差那么一步!
很小的时候,我希望长大可以去读音乐学院,沉迷于旋律,陶醉于音符,想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想用创作去抚慰他人。
后来,我想以后我要读中文系,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文采飞扬;
再后来,我想成为一位经济学家,想要经世济民,想要用毕生所学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工作岗位,想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贡献微薄之力,想要在民族危难之际,能够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最后!直到现在,我也没能成为我想象的样子,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道阻且长,宁移白首之心乎?更何况,我正当少年!
七年前,高三毕业,对于未来不可探至一二,但是我也可以很坚信,人生有无限可能,生命可以很精彩。
七年后的今天,我即将再次启航,我任然相信人生有无限可能,未来一样会很精彩,我希望多年后,哪怕经历世事,看过生活的艰难,我也从未向现实低头,我也从未丢掉我的理想主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当我一年读完六十本书的时候,其中一本《唐吉柯德》心里莫名的看不起这个作者,想着这写的算什么文学?荒诞且毫无意义,简直就像是哄小孩纸讲的故事一样,只适合作为那些幼稚无知的孩童读物而放在一起。
于是再翻起这本小说,有那么一瞬间突然就会觉得,唐吉柯德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大无畏,多么的难能可贵。在荒诞的躯壳下有着伟岸的精神。
他是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的不是淋漓的鲜血,不是惨淡的人生,而是那个根本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
认知的深浅决定于你见过的世面。可以从书本,各类媒体以及外面的世界所获得,或许当时的迷茫也会伴随你一阵,但是也会有那么一瞬间让你明白其中的缘由。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3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迟到了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了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上了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但这并不局限于你的认知,还有你的遭遇!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也没有领先!
一个人的时区里看起来孤独,身在其中的人却乐此不疲。
不去迎合别人的时区,只为心中的目标出发,只有自己知道这其中有多爽。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你的工资够吃饱够穿暖,越来越觉得鸡肋,尸体模式般的上班结束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和朋友一起玩着吃鸡,喝着汽水,这时候你会发现,短暂的快乐让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从而每天的劳动就变成了回来之后的一起开黑。
你也想着和别人一样,开公司做销售,干淘宝做美工,用自己仅剩的那么一点时间来为自己增加一个副业,但最后成功的人邀请你一起时,你觉得你工作还可以,不想放弃现在的工作。从而你们关系要好,什么发小最铁的哥们,最后你变成了一个局外人,旁观者。他们的热闹和你只是在于你们最初约定的每年一聚的饭桌上,最后你会发现,来的永远是那几个和你不相上下的人。
这也没有错啊!看似奇怪,却又合情合理。但又不知为何?对吧。其实在你以为你很稳定的时候,别人或许不如你,但是他已经走在了路上,而你还在家里。当他还不如你的时候,或许只是走上了岔路,但不久后会回归大道。可你仍然在家里。当你付了首付准备买房时,他可能还在负债十几万甚至更多的时候,你幸幸苦苦攒钱买下了房车,还着贷款,他却一口气买了几套房换了几辆车。这时你们在遇到,你心里始终会觉得,他能行,我也能。但是这不就几年前你的思维吗?他在路上了,而你还在家里!
工作收入的多少是前提,一个人长期稳定的发展,工资收入的多少是随着你自己的摸爬滚打成正比的。当然,越努力越幸运嘛。
我一个大学室友,在北京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别人都挺羡慕他的,因为工资高!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仅仅靠工资的收入根本买不起房,工资增长的速度还不及房价的一个零头。
生活你可以过的很精彩,对,就是精彩!每天朝九晚五回到家里,点个外卖草草了事之后换身行头,转身就是夜店,不错吧?这生活,这不就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吗?可当家里催婚,自己拿不出房车时,又怪这个世界不公平,穷人太穷,富人太有钱。
以前的铁饭碗公务员,现在不也面临下岗了吗?高速公路ETC通道,可在那里干了十几二十年的人,下岗后面临的是什么?除了收费其他的一样不会,年轻一点的还好,三四十岁的那些工人呢?从新找份工作?那不得又从头再来?
当人工智能开始淘汰一批又一批的工作后,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门在挑选一份工作,和规划自己工作路径的时候,工资和你能力成正比,或许越来越不重要了。
我们这时候应该想着怎样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在那里的就必须是自己,这才能保证你不被发展所冲散,撞得头破血流。
安于现状的往往最后都是最惨的,那些最为活跃的,最后都变的精彩!
收入只不过是作为个人和组织之间交易的载体,而在互联网这里,越来越显得可怜。并不是多少决定了你们之间的距离,而是思维的转变以及自身的认知决定了你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