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朕现在是要叫你鸠摩罗什,还是舍利弗?
“如此一来,我却是越发奈何不得他们了,太白金星。”
原本一直沉默的站在一角的太白金星,立即站出来。
王母对他下命令,
“前去西天一趟,把这件事告诉他们,若是他们已经知晓,就说我要与佛祖联合,打压大秦。”
“若是他们不愿意插手,那么事后,天庭的事他们也不必管了,就龟缩在西天灵鹫山,永远也别出来了。”
王母这是逼着佛祖必须表态,而不能像以往一样冷眼旁观,坐收渔翁之利。
否则她与大秦斗生斗死,却叫西天捡了便宜那怎么行,她可不是玉帝那样的蠢货。
太白金星心里咯噔一下,他去过几次大秦,深知此时的大秦已然不同凡响。
哪怕是菩提祖师未曾加入,王母,也未必奈何得了他。
王母一意孤行,要对大秦动手,太白金星心里并不看好。
于是他试探的道,“王母娘娘,我们不是还要对玉帝动手吗?”
“若是不能把玉帝按下去,万一他借此喘息之机,卷土重来怎么办?”
他想提醒王母,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玉帝那边的事。
谁知王母却道,“这件事你不用管,玉帝那边自有勾陈大帝对付。”
“这勾陈大帝从前就对三界主位觊觎非常,贼心不死,一直觉得玉帝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才在鸿钧的扶持下,坐上了三界主位。”
“他才是最恨玉帝的那个人,有他在,我暂且不用担心玉帝这边,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大秦,绝不能放任这个敌人,成长到我无法抵抗的程度。”
“勾陈大帝觉得他的动作很小心,殊不知他的野心,所有人都看得清楚,用他来暂时拖住玉帝,再好不过,这个自以为是的蠢货。”
她看着太白金星,目露冷光,“啰嗦什么,你赶紧去,一定要抢占大秦讲道之前,就集齐人手。”
王母眼中闪烁着精芒,显然是打算在讲道的时候,做些什么。
却并无意告诉太白金星,只是对他挥了挥手。
……
太白金星收拾收拾,去了西天灵鹫山。
出乎他的意料,刚一走进去,就发现殿上的一众僧佛还挺齐全。
太白金星心中了然,看来佛祖应该已经得到了那个消息,正在召集一众佛陀议事。
于是太白金星故意板起脸,
“见过如来佛祖,王母娘娘派小神前来询问,菩提祖师与你西天佛教有渊源,为何会背弃你西天灵鹫山,前去投奔大秦。”
“莫非你西天灵鹫山,也准备倒向大秦了吗?”
佛祖的面色早已恢复如常,一副大慈大悲的模样,任谁也不能看出方才他的暴怒。
闻言他微微一笑,
“太白金星说笑了,菩提祖师一直都是中立,虽与我佛有些渊源,但是同样也与道家那边有过接触,并不属于我西天灵鹫山的一员,他之行为,我也无法做主。”
佛祖先是断然否决,然后他又缓和了脸色,
“不过王母由此怀疑,本佛确实应该给出解释。”
“菩提祖师之所以会投向大秦,应该跟他那位徒弟三眼灵猴有关,三眼灵猴已经归顺于大秦,在他的劝说以及始皇大帝的威胁之下,菩提祖师有做出这个决定的可能。”
人家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太白金星不好再质问,只能说出王母的来意。
“原来如此,这话我会带给王母娘娘的。”
意思是说他也无法做主。
然后太白金星话语一转,又道,
“王母娘娘此行派我前来,是有意与佛祖联合,打压大秦。”
“佛祖应当知晓,始皇大帝带走了天庭的诸多宝贝。一旦让他消化天庭的底蕴,他的势力必定又会壮大一截。”
“再有菩提祖师修为高深,掌握着诸多神通,若他讲道,将这些神通教给大秦子民,对于我们的形势十分不利。不知佛祖,心下何意?”
佛祖微微一笑,“太白金星请转告王母,本佛答应了,在你来之前,本佛就已经在商量此事。既然决定打压大秦,那便选在大秦讲道之时如何?”
太白金星道,
“小神不能做主,不过王母事先有提点我,最好在大秦讲道之前,集齐人手,想来是决定要在讲道上做些什么,两位却是想到了一起,如此王母应当会同意。”
“既然这样,那你便赶紧去通知王母,早日准备吧,天庭人手不比我西天灵鹫山很好集结,你却是要多费功夫了。”
太白金星道过谢后,便转身离开。
佛祖则继续与一众僧佛议事。
……
大秦,紫霄神宫的主殿内。
鸠摩罗什带着两个徒弟,黑熊精与金池长老下拜行礼。
“微臣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嬴政漫不经心地搁下毛笔,正要叫他起来,忽然目光一凝。
接着他缓缓开口道,“爱卿起身吧,朕现在是要叫你鸠摩罗什,还是舍利弗?”
鸠摩罗什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陛下还是这么敏锐,只是一照面就看出了。”
“没错,前不久我修为陡然上涨,突破眼前境界的时候,忽然感觉到有无数记忆,从我的脑中苏醒。”
“我一开始,还以为有人夺舍我,后来才发现,那是我前世的诸多记忆,其中不仅有我十世轮回的记忆,还有我在轮回之前,身为舍利弗时的记忆。”
嬴政似笑非笑的看向对方,道,
“那么爱卿,你此时是怎么想的?”
他半点都不避讳,显然并不觉得,就算鸠摩罗什一下子成为了很有名的西天佛陀,就不是他的臣子了。
笑话,舍利弗算什么?
只要对他大秦有利,不会伤害他大秦子民,嬴政同样可以来者不拒。
就如同接受那些天上的仙神一般,并不会因为曾经对立的立场,而对他们格外苛刻,只要通过他定下的规矩,照样做他大秦的官员。
鸠摩罗什一愣,接着露出一抹苦笑,
“陛下还是这般心胸开阔豪迈,枉我纠结了一个多月,才在踏入咸阳城时,方才想清楚。”
“那么你的决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