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没有味道的菜
一碟没有味道的菜
那年秋季的一天,我回乡探亲,初中同学杨阳说好久不见,请我去他爷爷家吃饭,我欣然应邀。
说起来我很怀念杨爷爷做的饭,初中的时候因为我家离学校远,就住校了,那时候很少回家,第一作业多,第二回家只能在家待一天,家里不富裕,供我上私立学校已经很不容易了,一来回的路费也不便宜,能省点就省点。因此很少回家,差不多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回去一次经常吃食堂吃的食之乏味,想念家里的饭菜。
杨阳家的条件比我家好的太多太多,他父母都是医生在市里上班,父母上班都忙,顾不上杨阳,就把杨阳送回县城跟着爷爷上学,我们俩因为一次我去学校的时候妈妈给我做的干粮好起来的。
我们家是偏远的山区,山上果树很多,特别是核桃树特别多,妈妈也特别偏信专家说的吃核桃补脑,就想方设法的让我多吃,妈妈会煮稀饭的时候也煮核桃仁,做琥珀核桃跟我当零嘴,蒸馒头的时候蒸核桃馅儿的,等等。
总是在学校吃买的馒头,一次回家特别想吃妈妈做的,妈妈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多做一些,拿到学校让你同学也吃点。”当时我心想,我的同学大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谁会吃这。
妈妈知道我第二天一早就要去学校,头天下午妈妈就开始做馒头,她把核桃打碎,我核桃仁挑出来,然后把核桃仁放进锅里小火炒干,拿出来倒在案板上用刀剁小一点,分别盛在两个盘子里,一个盘里给核桃碎拌上红糖,一个盘子里给核桃碎拌点盐,这样馅儿就做好了。妈妈用发面像包包子一样填好馅儿一个个包好,然后再一个个按扁,再三个叠在一起,一个和一个之间也会铺满馅儿,最后在最上面那个上面做成不同的标记,用来区分哪个是甜的哪个是咸的。
第二天我带着妈妈做的馒头去学校了,中午别的同学都去食堂吃饭了,我不想去,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省钱,我去宿舍拿出妈妈做的馒头,坐在教室里,打算一边吃一边预习下午新课,教室里就我一个人,一会杨阳走进教室。从书包里拿出他的午饭,可能是疑惑我手里拿的东西他没见过或者其实原因,杨阳走到我跟前目不转睛的看着我:“你吃的是什么点心,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我轻轻一笑:“这不是点心,这是我妈妈做的馒头。”“你妈妈的??”杨阳惊呼到,我以为杨阳会嘲笑我,谁知他接着说到:“你妈妈做的馒头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我能尝点吗?”看着他垂涎欲滴的样子,我很“大方”的给他分了好多,杨阳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含糊不清的说到:“天呐,你妈妈太棒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馒头。”很快杨阳狼吐虎咽的吃完了他手里的馒头,摸着他的头,很不好意思的说:“那个,咱俩商量一下,能不能咱们交换着吃,我吃你的,你吃我的。”看着他馋的样子,我们交换了彼此的午餐,杨阳的午餐是他爷爷做的是米饭,干炸带鱼,红烧肉还有一个青菜,他爷爷的手艺真的很好。:“这是我吃过最好的美味。”我们俩异口同声的说到。说完这句话我们会心一笑。就这样我和杨阳成为了好朋友,我还把妈妈做的馒头给杨阳带回去两个,让他爷爷尝尝,也是感谢他爷爷做的这么好吃的饭菜。
谁知第二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杨阳告诉我,今天中午他还想给我换午餐吃,又说,他爷爷想邀请我星期天去他家做客。我推脱不去,杨阳告诉我他爷爷做饭很好吃的,反正星期天别的同学回家了,就我自己,还不如去他家,显得不那么孤单。我推脱不了,就答应了。
星期天我去了杨阳家,杨阳的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说话总是乐呵呵的,杨阳的爷爷也很和蔼,他们很欢迎我的到来。那天餐桌上还有一道干炸带鱼,原来是杨阳告诉爷爷说我喜欢吃爷爷做的干炸带鱼。现在我对那天的场景还记忆犹新,爷爷也是不停的给我加菜,那天桌子上的那盘干炸带鱼几乎都进了我的肚子。杨爷爷还说谢谢我妈妈做的那么好吃馒头,让我以后星期天就和杨阳回去吃饭,想吃啥提前说,她好准备。我赶紧说:“谢谢爷爷,爷爷做的干炸带鱼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从此以后每次到杨阳家吃饭,桌子上总有有一盘干炸带鱼,当然我有时候从家里来也会给他们带我们家水果蔬菜,更会带妈妈做核桃馅儿的馒头。初中三年我吃了无数次杨爷爷做的干炸带鱼。即便是以后参加了工作吃了无数次的干炸带鱼,都觉得没有杨爷爷做的好吃。
这次相见杨阳一说去他们家吃饭,我又想到了杨爷爷做的干炸带鱼,顿时来了精神,一口气爬到四楼,我俩兴高采烈的敲开了们,杨爷爷已经笑眯眯的等着了。我进屋叫了声爷爷,然后把水果礼品放下。杨爷爷笑着说“欢迎欢迎”。然后指着桌子上的水:“自己倒着喝。”说完,爷爷就进厨房忙活了。
我一看桌子上的水是蜂蜜柠檬水,这可是杨爷爷的绝活,她会提前在冰箱里冰冻好冰块,然后用盐搓洗柠檬,再把柠檬切成薄片,用蜂蜜把柠檬腌好,想喝的时候,取两片腌好的柠檬片,沏上凉白开水,最后放凉快冰块。夏天来一口别提多舒服了。
我俩正喝得过瘾,杨爷爷走进来说:“今天晚上咱们做干炸带鱼。”
我一说,赶紧点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杨爷爷又进了厨房忙活。我和杨阳就瞎聊天:“杨爷爷这手干炸带鱼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杨阳点点头:“那是,我家老太太做的干炸带鱼,我就没发现不喜欢吃饭。”
说完这句话,杨阳愣了一下,然后说:“还真有一个人不喜欢吃。”
“谁?”我问道。
“我爷爷”杨阳回答道
杨阳沉思了一会说,他都不明白爷爷是怎么好上的。
老头儿喜欢唱戏,有事没事就喜欢唱两嗓子,每天早上都要去公园吊嗓子。
老太太呢,喜欢静,喜欢一个人喝喝茶,看看书,再不就是养养花,钻研一下厨艺。可这些老头儿根本都不喜欢。
老太太特别看不惯老头那股拿腔拿调的劲儿,老头儿在外面上班回来也不看老太太正在看书,扯着嗓子就开唱。老太太就数落他:“哎呦喂,五音不全就别唱了,这是让别人用生命在听。”
老头儿脸都气红了,但是憋半天也说不出反驳的话,老头儿实在是不善言辞,就这样老太太还是得理不饶人。不过。过后老头儿还是唱,老太太还是照常数落。每天听不到老太太数落老头儿,还觉得不习惯呢。
我听完笑着说:“你家这老头儿和老太太完全不对付嘛。”
杨阳直点头,还真是,每次他俩吃饭都要吵架。而且吵得内容还一样。
原来杨爷爷的家乡在海边,喜欢吃鱼,吃海鲜,这些杨爷爷不喜欢吃,他总觉得腥腥的,而且杨爷爷为了保护嗓子不吃辣椒,杨爷爷是无辣不欢。
每次吃饭,杨爷爷都会问:“怎么又这么辣”这时杨爷爷就会讽刺他:“我能这样做已经不错了,你要是不喜欢吃就自己做。”杨爷爷桌子一拍“还能不能好好过了。”就这样每次吃饭都吵架,吵到最后都是杨爷爷进屋门一关就不吃饭了。后天老太太猜测,老头儿在屋里吃零食呢。
我拍拍杨阳的肩膀,“其实爷爷都挺好的,就是爷爷走得早了。”
杨阳叹了一口气,“谁说不是呢,医疗事故,根本来不及抢救。”
杨阳把声音压的很低:“爷爷出事那天我也在,他哭着求医生抢救,其实当时爷爷已经走了。他看看医生不动,之后她谁也不让碰爷爷,爷爷走后,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两天都没出门。从那以后,他每次做饭,他给自己做的,我偷偷尝了尝,味道很淡,没有一点儿辣味。”
这时杨阳叫我俩洗手吃饭了。
我们俩走出房间,在这之前,我很期待杨爷爷做的干炸带鱼,可是这次却吃不出任何味道,不是我不想吃,而是我看着老人一个人在厨房忙碌着,随后端出一碗粥,一小碟青菜就进屋了。
勉强吃完饭,我和杨阳洗了碗,看着老人坐在摇椅上,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碗粥一碟青菜。
“爷爷去世后,他经常一个人坐在爷爷最喜欢的位置上沉思,其实他错怪爷爷了,爷爷和他拌完嘴不是去偷吃零食了,他是去帮自己给花浇水了。”
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夜已深了,我起身准备离开,和坐在摇椅上他告别。
杨阳没有说话只是摆摆手,在慢慢地吃着没有味道的菜,我慢慢走下楼,抬头看着杨阳吃着原来杨爷爷最喜欢吃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