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考试开始
王知府听到夜天嘴上的拒绝也是面色一苦,满脸的遗憾和可惜。
“夜天少侠,我们大唐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王知府只能黯然说道,带着手下人便是赶向府衙去了。
在拿到【准考证】以后,夜天也是赶往自己的住处,返回到了悦来客栈,休息了两个多小时后,才赶往考场。
此次考试虽然是文武双考一起进行的,但却分为不同的考场,很显然这些考试的划分也是有等级的,一般人也进不去那些天赋好的玩家群中。
不等这些外来人到场,这里已是被各大门派沾满,日月神教、五岳剑派、蜀山剑派、五毒教、普陀山、华光洞,都有大人物坐镇,只为能及时挑选好的苗子。
很显然,这次的科举考试,明面上说是科举考试,实则是对外来人的一个考验,有能力的人一定会在这次考试中大放异彩,而这些苗子就是这些门派的争抢和招揽的目标。
上一次林家堡也是众人云集,只不过那些所谓的玩家还没有展现自己的风采就被夜天破坏了。
不然的话想必很多人都是会被一些大的门招到门下,就算那时的玩家里面没有那么多的强者,但是到这个世界的玩家可是以亿为单位计数的,总会有一些得到意外机缘的玩家。
毫不客气的说这些人身上潜力都没被看到,就被夜天的光芒遮挡的严严实实,更不用说什么招揽了。
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场名义上的【科举考试】!
大秦境内,阿房宫。
“想当年朕能够统一六国,就是在朕上位期间选贤举能,重用各方人才,现在的外来人,恐怕能为朕带来更大的气运,这正是我大秦更上一步的时机,李斯,蒙恬众爱卿随朕出发!”
“是!”
……
现在的天下已经变天,所有的势力都在盯着这些外来人,他们也是知道这些外来人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若能得到真正的人才,未来稍加培养,恐怕会壮大不少自己的势力。
夜天也是一心不闻窗外事,静静的答着试卷。
在其他玩家刚刚完成不到二十道题的时候,夜天已是完成了接近九十道的题。
这些内容的考试已不在夜天的难题之中,这是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的,想当年的李白,在完成这样的题目时候也用了足足快一天的时间,这样的速度李白知道了恐怕也会惊讶的合不拢嘴。
况且夜天的字迹也是龙飞凤舞,极为的有气势,整个卷面找不出丝毫的瑕疵,条理清晰,在逻辑上也是丝丝相扣,相当紧密,真正的显示出了他在这方面的天赋。
不过更多的原因是现在有他的第三武魂相助,他就是不想知道答案也不行,这就是得天独厚的天命武魂。
时间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半个小时,此刻的夜天也完成了107道的考题。
最后一道题目,考的是现在考生的世界观,怎样才能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各方势力的矛盾和纷争,并且让大唐可以统一各界。
很显然,这个问题,在其他的考点都会被提问,就像在大汉境内的考点,考的就是提问玩家怎么能让大汉统一世界。
……
这是个开放的问题,也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夜天停了下来,思索一番后提笔便是写了起来,龙飞凤舞的字迹跃然飘在纸面上。
此刻的他也是没有注意到就在他落笔写的纸上,无数金色的精灵出现,就连写字的纸也是变得犹如金箔,瞬间金色的光辉出现在他的房间里,并且向四周扩散,将整个考场照耀的犹如金店。
此刻的王知府正在考场巡逻查看是否有作弊行为的玩家,忽然一个衙役气喘吁吁跑来道:大,大人,您快去看看吧,【天字一号】房内传出金光!应该是有了不得的文章出世,恐,恐怕像是要成锦绣文章!”
“锦绣文章?”
王知府一听便是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何况是从【天字一号】房传出,这三生武魂的少侠不就是被自己安排在【天字一号】房中吗?
王知府也是从科举考试过来的,自然清楚这锦绣文章代表了什么。
【锦绣文章】是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上天的认可,这样的文章就有可能成为锦绣文章,并且一旦成为锦绣文章,未来就可聚集文运,这样的文章必定流传很久。
这夜天少侠到底又做了什么!王知府也是疑惑的想着。
想当年大唐的李太白,就是在他创作过程中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才得以凝聚文运,成就了自己的诗仙之体。
他的文章也是流传千年,凭着这诗仙之体,就算是大唐宰相房玄龄也不是其对手,但是现在的这个外来人,竟然也要写成锦绣文章,这怎么不让他惊讶!
“快,快带我去!”就在他着急的想要赶往那边的时候,一道金光传来,周围都变成了金色,金光越来越浓,片刻后出现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现场的考官都在大呼:“这,这是打开了天上的文曲星之路?”
“是文路,是文路啊!”
“这是有惊世的文章出现在我大唐啊!”
“老夫在有生之年竟然看到了文曲星之路?”
现成的考官也是乱成了一锅粥,纷纷赶往散发金光的地方,也不管监考其他考生了,现在这个能沟通文曲星道路的惊世天才,才是他们最为感兴趣的。
……
此时的李世民正和众臣乘坐巨鹤赶来这边,沿路也是在细细欣赏自己的大好河山,这秀丽的景色都是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啊!
忽然间,房玄龄看到远处的金光:“陛,陛下,您看科举考试方向,金色的路,竟然是文运之路,想必一定有惊世文章出现!这样的人才出现在我大唐,实在是大唐之幸啊,这样的人招到我大唐,可护佑我大唐千年的气运啊!”
“想当年的大秦,就为了削弱统一之后六国的气运,生生的将诸子百家的书籍全部销毁,史称‘焚书坑儒’,就是为了让大秦的气运更为昌盛,显然效果极佳,直接为大秦延续了近百年的气运,还有汉武帝也是,命司马迁撰写《史记》,为大汉直接延续了近五百年的气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