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郎中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蜀中青城山下,有两个村子隔凹相望,所以一个叫上凹,一个叫下凹。由于两村只隔百步之遥,所以两村之间的村民来往频繁,关系也非常的好。在一个三伏天的夜里,青城山一带下起了大雨,山溪依山而下,汇成小河流向远方。第二天早上,青城山附近云雾缭绕,久久不能 散去。即便是烈日当空,山脚下依然是雾气蒙蒙。两个村子像是被戴上个帽子。村民们也被湿热的雾气弄的烦燥不安。这样的天气持续了十余日,下凹的村民突然出现了瘟疫的症状。没过几天,全村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染上了这种病,并且还死了好多人,大家都认为是嶂气所致。但奇怪的是上凹村的人都好好的,没有一个传染的。
上凹村有个人叫段长福,他和下凹村的郑无言是好朋友,他们的儿子都是今年刚出生,现在刚半岁。由于孩子小,害怕传染,所以段长福准备带着妻子去百里之外的老丈人家住些时日。走之前,段长福决定去下凹村和他的好友郑无言道别。
到了郑无言家后,他只见郑无言与他妻子都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见段长福来了,郑无言赶紧起身招手道:“你不要过来,我们俩都染上瘟症了,别传染给你。”
段长福心中一酸,说要帮他们找个郎中。郑无言苦笑道:“现在这种情况谁敢来啊?我们俩都快要不行了。我求你一件事,我的孩子没有染病,帮我把孩子带出去,抚养成人……”郑无言伸手指了指旁边小床上的孩子。段长福忍着悲痛,抱起郑无言的孩子回去了。
当天,段长福和妻子收拾好行李,牵着一匹马,带着两个孩子举家离开了。当他们走到老虎岭的时候,遭遇了山贼,山贼抢走了他们的盘缠和马匹。还好没有伤害他们的性命,逃离之后,他们害怕山贼再追上来,于是赶紧赶路,在下山的时候,他的妻刘氏不小心摔倒在地,滚落了一段距离,腿疼的差点晕过去。段长福只好抱着两个孩子,背着妻子,艰难地往前走。在这荒山野岭之地,段长福面对此情此景,陷入了绝望,不如何是好。快到中午时分,不远处传来了驴叫的声音,段长福定睛一看,是一个人赶着毛驴走来。段长福敢紧跑上前去求助。只见这人的身上还背个背篓,背篓中有些草药。原来此人是来上来采药的,听段长福说明情况后,此人赶紧上前查看段长福妻子的伤势。看过之后说道:“这是腿部骨折了,加上你又背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小腿已出现瘀血,需要赶紧处理,否则后果便会很严重。你现把她扶到驴背上,我们赶紧去医馆!”
段长福面露难色道:“多些老哥相助,不过实不相瞒,我的盘缠全部被老虎岭的山贼抢走了,我现在没钱看病……”
那人道:“先别管那么多,现在最重要的是救人要紧。”
到了医馆才知道,这老哥就是这医馆的郎中,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名医,人称李神医。李郎中帮刘氏接好了腿骨,固定起来,暂无大碍。只是李氏的腿不能走路,所以只好暂时住在李郎中的医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他们在李郎中这里一下子住了三个月。一家大小吃的,喝的,用的药,都是李郎中提供的。段长福虽然有时上山帮李郎中采些药,但心里还是过意不去。等刘氏可以走路的时候,段长福便对李郎中说:“我妻子的腿幸亏有您的帮助才能好的这么快,现在已无大碍,我们不敢再打扰,所以想重新赶路。但您的大恩未报,实在有愧……”
李郎中道:“医者,本来就是救死扶伤,这点小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你们上路去罢!”
段长福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说什么也不肯平白无故受李郎中这么大的恩惠,非让李郎中提出条件日后报答。李郎中见段长福这般诚心,思考的片刻。不好意思地说出了一个不情之情,原来李郎中告诉段长福:他只有一个妻子,而他们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个一儿半女,现在看他二人还要赶很远的路,刘氏的腿又刚好,而又带着两个刚不到一岁的个孩子,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想抱养一个孩子同,并愿意再给段长福一百两银子,作为盘缠。
段长福的妻子听到刘郎中要还要给那么多银子,正需要钱的她有些心动了,她把段长福叫到一边,说:“我看可以,一来李郎中说得在理,二来李郎中是远近闻名的神医,他家的条件又这么好,孩子跟着他会大有前途,总比跟着我们强。”
段长福听到妻子这么说,叹了口气道:“那要留下哪个孩子呢?”
刘氏道:“那肯定是郑无言的孩子了,这还用想吗?我们赶路刚好没有盘缠,这下问题全都解决了。”
段长福摇头道:“不行,不行,这孩子是郑无言两口子临死前交给我的,托我代养的,我要是这样做,岂不是对不起他们?我不能这么做!”
“难道说你要把自己的孩子卖了吗?”刘氏反问道。
段长福独自坐在门口沉思了好久,然后起身回到房间,走到两个孩子身边,他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然后送到李郎中面前道:“这两个孩子,您看您喜欢哪个,就收养哪个吧。”
李郎中看了看段长福,又看看孩子,略做迟疑,便将抱起了郑无言的孩子。
段长福仰面露难色道:“看来这都是天意。”说罢,他便接过李郎中手里的银子,带着妻子和孩子上路了。
他们现在有了银子,段长福便先到镇上买了辆马车,剩下的路倒也顺利,于是他们很快来到了妻子的娘家,便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大半年,眼看就快要过年了,这天,段长福准备上街买年货,刚出门就看到门外走来一人,他定睛一瞅,竟是郑无言。段长福又惊又喜,据郑无言说,段长福带着妻子刚走不久,朝廷得知他们村有了瘟疫便派请神医李郎中去他们村治病。李郎中到了他们村听说得瘟疫的都是下凹的村民,而上凹村民却好好的,他便觉得有蹊跷,另外通过诊断,他发现不像瘟疫,而像毒症。后来他查出了是水源的问题,原来上凹村民喝的水是山上小溪流下来的水,而下凹村的村里有个古井,平时村民喝的都是古井的水。李郎中通过检查井里水,发现水里有众多毒虫。由于那段时间下雨,加上嶂气,山上的毒虫被水冲进了井里,下凹村民喝了这个毒水之后,这才导致了瘟病的发生。李郎中找到病因后,即刻开出了方子,得病的村民在李郎中的治疗下全都好了。
段长福又问郑无言,问那李郎中的言行相貌,通过郑无言的描述,段长福发现,这个李郎中和自己遇到的是同一个人。郑无言又道,他们病好了之后,想着孩子让他们照顾这么久了,眼下又快过年,想把自己的孩子接回去。段长福心头一怔,然后道:“你赶了半天的路了,先稍做休息,我去给你给你抱孩子。放心吧孩子在你嫂子那里,你等我一会。”说罢,段长福把郑无言带到客厅倒了杯茶便出去了。
段长福赶紧回屋找到妻子,看了一眼孩子,满脸愁容地告诉妻子郑无言没死。现在找上门来要他们的孩子。妻子忙问:“你跟他说实话了吗?”
“没有,我没敢告诉他”段长福道,说罢,段长福抱起了他们的孩子。
“你要干什么?你该不会是把咱们的孩子给他吧?”
段长福点点头道:“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办法吗?”
“要不我们就给他说实话吧,当日我们可是把两个孩子同时抱给李郎中让李郎中选的,如果当初李郎中要是选了我们孩子,那我们也不会说什么的。”妻子说道。
段长福无奈道:“话随如此。但问题是,我们要是这样给郑无言说了,你觉得他会相信我们吗?不管你怎么说,人家都会认为我们是为了钱把他的孩子给卖了。我们以后也就没办法做人了。”
妻子一下子就哭了起来,说道:“那我们也不能把我们的孩子给他啊。要不我们想办法借一百两银子给郑无言。”说着,便去要去夺段长福怀里抱着的孩子。
段长福喝道:“你先别急,你先听我说,郑无言这人是我多年的好友,我最了解他的为人,重情重义,我相信我今天把孩子给他,过段时间他还会把咱们的孩子送回来的。”
妻子不解地看着他,段长福接着道:“那日郑无言把孩子托付给我的时候,他的孩子大小和我们的孩子差不了几天。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如今,我把咱们的孩子抱给他,他未必认得出来。但是作为孩子的母亲,他的老婆不可能不认识自己的孩子,到那时,郑无言肯定还会带着孩子再来找我们。等到那时,我如果再把当日之事解释给他听,他才会相信我们。”说罢,便抱着自己的孩子给了郑无言。郑无言接过孩子后,也没做停留,就带着孩子回去了,而段长福的妻子却整日哭哭涕涕。
果然又了半个月,郑无言抱着孩子又找上了门,说他把孩子抱回后妻子第二天就说孩子抱错了,这个不是他们的孩子,这才过来问问是不是抱错了,今天特意过来更换。说完便让段长福把另一个孩子抱出来确认一下。段长福听到这里,一下子跪在了郑无言面前把之前发生的事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
郑无言扶起段长福说道:“我们是这么多年的好友,你能让我把你们的孩子抱走,你说的话,我当然是相信的。可是……”
段长福好像想到了什么,赶忙回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银子,放到郑无言手中道:“这是那日李郎中给我的钱,你去找到李郎中,把事情给他说了,另外把钱还给他。我在他那住了那么久,知道李郎中是个好人,他听你说完后,知道你还活着,定能将孩子归还于你。”
郑无言尴尬道:“我只怕空口无凭,李郎中怎么会相信于我,不如这样,你跟我一起去吧?”
段长福面露难色对郑无言道:“我理应同你一起去,但是这几日岳父身体有恙,身旁需要我,所以我走不开。这样吧,我给你一样东西,李郎中看过之后定能相信你。”说罢回屋拿出几张纸,交给了郑无言,说道:“这是当日临走之时,李郎中给我开的药方,他看到这方子和这些银子,一定会相信所说的话。另外,既然村里现在没事了,我们等岳父的病好了,我们就起身回村。实在不行,到时我一定陪你去把孩子要回来。”
郑无答应了下来,拿着药方和银子就走了。
就这样又过了两个个月,段长福岳父的病好了,而郑无言也没来找段长福。他们便以为郑无言已经找回了他的孩子,于是开始准备回村里。
回到村里的当天晚上,郑无言在家准备了好酒好菜为段长福全家接风。段长福到了郑无言家先找孩子,在屋里找了一遍却并没有看到孩子,便问道:“怎么没看到孩子?是不是李郎中不肯把孩子给你?”
郑无言摆罢手道:“并不是他不肯给我,而是我根本就没有开口。那天,我从你那里回来后,便去了李郎中的医馆,到医馆后,刚好看到李郎中怀中抱着孩子,对孩子甚是喜欢,对孩子又是说,又是笑。又想到他冒死来我们村给我们治病,救了我和孩子他娘的命,我们的命就是他给的啊。想到这里我实在不忍心开口。”
段长福说道:“如果你开不了口,明天我自己亲自去一趟一定帮你要回孩子。”
郑无言摇摇头道:“不用了,回来后,我们也想过了,孩子现在过得挺好,另外孩子有李郎中这样的父亲,将来肯定会有出息的。与其让孩子跟着我们受苦不如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父亲,更何况李郎中有恩于我……”
果然,多年以后,那孩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