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调动四方与中央官员
最糟糕的是,随时可能带走他们世界的天道,洇灭他们这些人。
这心情,顿时就复杂了。
若非是陛下得知了这个消息,告知他们,恐怕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他们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还得意扬扬的觉得,自己进步颇大,在这三界可以横着走了。
这样的落差,让众人不免有些沮丧,就好像从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一样。
嬴政见他们镇定下来,便把自己的决定也说了。
“朕绝对不愿大祸临头之际,再来后悔,因此朕在此作出决定,要带领所有的大秦百姓,前往大千世界,征战诸天万界。”
“无论即将面临的敌人,有多强大,朕相信只要朕之大秦一直进步,只要大秦征战的步伐从未停下,不管挡在面前的是多大的绊脚石,朕之大秦都能够将其踏过去。”
“从前卑微如蝼蚁,那般的生活,想来诸位爱卿也受够了,如今朕要占据主动权,绝对不甘于沉溺眼前的和平与自由,朕不知道那等大千世界的人有多强大。”
“但是朕相信,再也没有比从前身为一个凡人时更可怕了。”
“既然朕已经掌控住了自己的命运,那就要把这优势一直保持下去,留在这里,等待大千世界中人来袭,到时候也是死。”
“而主动前往大千世界,有可能因为我大秦太过弱小,被人杀死,既然都是死,那么何不拼一把,也许能获得生机呢。”
“陛下说得对。”
吕不韦第一个赞同,“想当初,我们身为凡人时,是何等弱小,但是我们并没有甘于平凡的命运,也没有默默地忍耐从前那些妖族的欺负,而是奋起直追,创造了如今的大秦。”
“我相信,就算是前往大千世界,或许在一开始会吃些苦头,可是我们终究能够站起来,创造出一个更加强大的大秦。”
李斯也道,“没错,陛下的决定从来都是正确的,我不相信别人,但我相信陛下,哪怕混沌世界中,极度危险,但我也相信,陛下能够带领我们活下去。”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个从容的笑容,
“哪怕是我真的死在了混沌路途上,我也相信,陛下能帮助我,照顾好我的亲人,而我们所做出的一切牺牲,都会为我们的后代带来巨大的光明。”
“可若是我们选择不去听,不去看,龟缩在此方小世界当中,等大千世界来人,这看似平静美好的一切,都会瞬间打破,我们不能将这死局留给后代,而要选择在我们这一代,将其解决。”
李斯神情凝重,脸上却没有半分的退缩之意。
儒家向来注重传承,也有开拓进取之意,在李斯看来,他们这一辈,是要更加努力的一辈。
被他们赶上了好时候,有陛下这一个英明的君主,那么自然,就要趁着如今的有用之身,打下更多的江山,为后世的子孙铺平道路。
而不是享受着此时的温柔乡,却把困难都留给子孙后代,等他们某一日大祸临头,被那等大世界中人当做猪狗一般屠宰。
这两个丞相,纷纷开口,其余的一众百官也纷纷赞同。
他们的斗志一点点被激了起来。
是啊,这样的经历,他们从前也不是没有过。
想当初,身为凡人时,弱小如蝼蚁那般,随便一个妖怪都可以欺负他们,而他们若是选择默默忍受下去,哪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妖族不敢欺,天庭地府西天灵鹫山,通通要为他们让路,这等风光,他们哪舍得就这样抛弃?
嬴政哈哈大笑,
“既然尔等都赞成朕的提议,那么吕不韦,你现在去将这消息拟成圣旨,宣告整个大秦,朕要让大秦每一个角落的百姓都知晓此事。”
吕不韦立即点头,出列恭敬道,“遵命。”
嬴政又看向李斯,对他道,“李爱卿,你去统计,有多少百姓愿意与我等一同前往大千世界?”
“此事全凭自愿,若是不愿意离开,留在此处,也是可以的,毕竟故土难离,这话朕还是理解的,朕会拜托鸿钧圣人,照顾留在此处的人,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李斯眼中有着些许惊讶,他万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如此善待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不过这也不是他所能决定的,飞快的将这条款,记下来,李斯出列应声。
接着,嬴政又看向举父,“举父,你乃南方天帝,你前去询问妖族,若是妖族愿意跟我大秦离开,也将他们召集统计下来。”
“范爱卿,你协助南方天帝,完成此事。”
范睢和举父同时出列。
然后,嬴政又发布了一些指令,通通都是关于整个大秦迁徙一事。
此事,事关重大,尽管鸿钧圣人那边,还没将无相柳炼制出来,不过嬴政相信,以鸿钧圣人的谨慎,他既然说能够炼制成功,也就是一定能够成功。
他这边,需要尽早做好准备。
将四方与中央的人手,全部安排好后,嬴政方才看向项羽。
“小籍,你去地府一趟,如果所料不错的话,后土娘娘那边,应该已经行动起来了,你去协助于她,尽快完成小六道轮回的构建。”
“至于地府那边的人手,会如何安排,你也不要插手,全部放权给后土娘娘,她应该知晓要如何解决。”
地府是后土的地盘,而今,后土又要帮助他之大秦坐镇,帮助大秦的小六道轮回,建立新的地府。
那么,嬴政就会对她客气一二。
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此事交由后土娘娘负责,他就不会插手。
当然,等所有大秦百姓都迁移进无相柳之中,他还是要检查检查的,不至于出现什么漏洞,以至于在混沌之中,爆发出来,那就不好了。
各方安排乃是嬴政在三十三重天待的时候,想出来的预案计划,之后,他又将这预案计划完善了一番,也就显得很是周密,井井有条。
众位大臣听了,心中不由得安慰许多,原来陛下早有准备,并非是仓促之间才做下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