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挖墙脚
有一定的资金在手里以后,陈志宇就想买下那座南北通透的四合院。一来是住着舒服,二来的话四合院在未来会十倍百倍的升值,万一哪天不想住了,转手卖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他手头上的钱还差不少,现在还不能松懈,得继续赚钱。
王波的书《沉默是金》太火了,加印几万本都不不够,王波也因为这本书彻底成名了。
陈志宇摸着下巴,用二十年后的话来说就是成为流量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气大了自然也会吸引其他人过来。许多出版社听说了王波的名号,又看了看王波所在的“澎城出版社。”
“这不就是一个不出名的出版社吗?”
“澎城?不就是苏省的一个小破县城吗?”
“不管它是什么出版社,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大作家会选择哪个出版社。”
王波声名远播,每天都有不同的出版社,来着汽车,排着队,等在王波家门口。
说句不恰当的比喻,王波就像皇帝一样,那些个出版社就像是等着翻牌的妃子。
之前那个狗眼看人低的出版社编辑,又点头哈腰的跑来了。觍着脸,求王波的原谅。
王波直接把他打入冷宫,看都不看一眼。
他是个知恩图报的,最主要的是他觉得陈志宇是个能做大做强的人。虽然现在陈志宇年龄小,但是过几年陈志宇大了,绝对能成气候。
陈志宇才多大,商业嗅觉已然非比寻常,过几年还得了?
王波想了个损招,买了一个喇叭。
“各位都走吧,朕谁也不临幸!”
“各位都走吧,朕谁也不临幸!”
“各位都走吧,朕谁也不临幸!”
走过路过的人纷纷侧目,搞得那些个围堵王波的编辑,都不好意思了。
一天两天的,人都撤走了。
陈志宇的出版社托《沉默是金》的福,被更多的人知道了。
俗话说的好,打铁要趁热。陈志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以前明星炒作的时候,不都是趁着热度一部接一部的电视,电影啥的。
所以他也利用这段时间的空闲,写了一本书。这个年代还没有流行什么仙侠,也没有什么网络文学。流行的只有金古黄梁温,武侠一类或者是比较现实题材的小说。他想了想自己上辈子看的另类文学,写了一本《瀚海无涯》。
这本书是架空的题材,说的就是普通吊丝打怪逆袭,一路向上,统一六界的故事。
因为陈志宇是首创,所以风靡大陆。甚至还传到了香剛、奥门!
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本横空出世的小说!
“哇噻!凌厉鹤太帅了!”
“是啊,我从开门看过这样的小说!那场面,啧啧!”
“我们班上的好多男孩都把里面的女主角,当成老婆!呸,他们也不撒泡尿照照,就凭他们!”
“还有,男主角和女主角也好配呀,我也想要凌厉鹤那样的男朋友。”
“咦,你是在做梦吧!”
陈志宇一举成名,他没有选择取笔名,而是用了自己真实的名字,因为他深深知道,讨论度给他带来的的好处。
陈志宇还举办了一个小说大赛,趁此机会选举一些有才华的,三不知还能淘到宝。
评委就是他和王波,王波重内容,他重情节。两人是天作之合,这一活动又未出版社带来了空前的知名度。
王波内心很忐忑,他还从没有做过评委。
“我行吗?”
“你行!”
“我咋觉得我不行呢?”
“我觉得你行啊!”
“不不不,我真的不行!”
“哎呀!你肯定能行!”
俩人跟打哑迷一般,听得旁人一头雾水。
这到底啥意思?行还是不行!
“那好吧,我就试试。”
王波被陈志宇拉来做评委,现在也没什么电子文档啥的。
只能写手稿,通过邮局寄回来。
考虑到时间的问题,陈志宇的这个活动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好家伙!
那投稿的信件就跟雪花片飞来,一天要收好几千封信。签字都签的手酸,别说还得看了!
陈志宇和王波两人,对着堆积如山的投稿感到分外头痛。
“这么多,咱们俩看到何年何月?”
王波心里感到一阵绝望。
“你难道想看到其他人跟你一样怀才不遇吗?我知道你不忍心,所以我们只能加班加点的看了。”
“加油,我相信你!”
“可是……”
“别可是了,我们说话的功夫,都能看一篇了。”
“但是……”
“我俩先粗略的筛选一遍,然后在一起评判。就这么决定了,啥也别说了,咱们俩开始吧。”
王波被堵的哑口无言,只能硬着头皮,一封一封的拆开来看。
他和陈志宇先大致的筛选一遍,打回一些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的。
这一遍就排除了一半的人,剩下的一半他们就看得仔细些了。
“你看他们这写的是啥!”
“我要去杀了这些傻比,都他妈什么乱七八糟的!”
“男人跟男人咋生孩子!”
“还有,爱情写成了什么鬼东西,这些人写小说都不带脑子的吗?”
“有没有一点带点文学素养的,老子不看了,头大!”
“陈志宇,我告诉你,你再让我看这些玩意儿,我就跟你绝交!”
王波自从看文以来,每天都会跟陈志宇绝交三次。碰到写的狗屁不通的,直接就撕了,顺便还问候人家的祖宗。
陈志宇算是明白了,王波压根不是小鸡仔,只是遇见他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开大。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下一本,下一本就会好了。”
“你每次都这么说!”
“让我安心写稿子不行吗?看稿子这种事你找别人行不?”
“慢慢来嘛。”陈志宇陪着笑。
王波嘴上说不看了不看了,但是还是跑着腿老老实实的坐下来,正因为有这些垃圾的衬托,才显得王波的书如此难能可贵。
陈志宇看王波认真下来,他也拿起一本投稿。
手上的这本投稿写的不错,字里行间没有庸俗不堪的情啊,爱啊。有的只是通过故事,表达出现实中无奈。
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底层人民生活的不容易,用文字描绘了一幅如何发展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