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有时终有报
从前有个青年叫柱子,柱子呢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爹娘去世,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柱子拉扯大大,柱子是个孝顺的孩子,能干动活之后,他不愿奶奶劳累,就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农活,每天除了农活就上山砍柴补贴家用。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由于家境贫寒,眼看柱子都二十岁了,还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奶奶愁的呀,总说是自己拖累了柱子,每当这个时候,柱子就不让奶奶说,柱子对奶奶说:“奶奶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没有你的含辛茹苦,柱子也不能长大成人,即便是以后真的娶不了妻,我们俩就这样相依为命的生活。”奶奶听了柱子话摸摸柱子的头:“好,好,好孩子,真的是苦了你了。”
村里有个女孩叫英子,芳龄十八,英子是个嚣张跋扈,尖酸刻薄之人,没有人敢招惹她,至今未婚,媒婆上门的不少,英子不是嫌弃这家穷,就是嫌弃那家人长的不好,一直挑挑拣拣成了剩丫头。
村里有人给柱子奶奶建议让她家柱子娶英子,毕竟两个人年龄都不小了,柱子奶奶呢正为柱子的婚事愁的夜不能寐,晚上吃饭的时候,柱子奶奶就给柱子说了,柱子一听,这是奶奶有着急了,就对奶奶说:“奶奶,我对娶妻这件事没要求,只要能对你好就行。”奶奶听柱子松口了,第二天一早就找同村的婶子去英子家提亲。英子一听家那么穷就算了,还有一个奶奶,以后一过门就得伺候人,她拒绝了,英子娘听说英子拒绝了柱子家的亲事,气不打一处出就对英子说:“柱子从小看着长大的,柱子那孩子不错,是个知冷知热的人,从小到大没见过跟谁红过脸,再看看你,从小到大把一个村的人都得罪光了,柱子家里穷,要是不穷能看上你。”听完老娘的话英子更生气了:“既然他那么好,我那么不堪,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这门婚事我就不同意,不说柱子人啥样,就看他那奶奶我也不愿意。”英子娘看着英子的倔脾气上来了,想想英子都十八了,同村和她一样大的孩子都满地跑了,错过柱子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想到这里英子娘深吸一口气,又好言相劝道:“柱子奶奶年龄都那么大了,活了今天没明天的人,你计较那个干啥,没几年柱子奶奶去世了,还不是你和柱子过小日子。你要嫁个公婆年轻的,有的是你吃苦的。”英子听了她娘的话,想了想觉得可行。就点点头:“娘,你说的在理,我同意嫁给柱子。”英子娘一听英子同意了,顾不上吃饭就去找同村的婶子了。
就这样,英子和柱子结婚了。
结了婚英子看柱子奶奶各种不顺眼,有意无意的总是挤兑她,柱子在家还好点,柱子不在家,英子就在院子里一边扫地一边说:“这树叶老了就知道自己没用了,不拖累树,早早的就落下来了,那人呢,眼看着自己不行了,非要拖累小的,也不赶紧死了算了。”柱子奶奶在屋里听着,她知道英子是说着让她听呢,嫌弃她拖累柱子了。每每听到英子数落她,柱子奶奶也不敢吭声,就怕影响他们小两口的感情,只能在房里偷偷落泪。
柱子下地回来看着奶奶在厨房做饭,英子在屋里嗑瓜子哼小曲就对英子说:“英子,奶奶年纪大了,你多帮帮她,不能让她劳累。”英子一听不愿意了:“年纪大了赶紧去死呀,死不了就得干活。”把柱子气的连说好几个“你”。晚上柱子来到奶奶房里对奶奶说:“奶奶,英子对你不好,你多担待,以后我多说说她。”柱子奶奶一听,柱子要是说英子两人又该吵架了,连忙劝到:“没有,英子只是嘴巴厉害,人还是很好的。”柱子见奶奶不愿意说就转身回去了。
三个月之后,英子怀孕了,邻居家大哥从县里回来,闲谈中,告诉柱子,县里有个酒楼正在招伙计,问柱子愿意不愿去,柱子想了想,英子怀孕了,以后的开销更大了,现在农忙时节刚过,在家也只能上山砍柴。就答应跟着邻居大哥去县里做一段时间活。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柱子对英子说:“英子,奶奶年纪大了,我不在家,你要细心照顾好她。”英子一听不乐意了说:“我怎么不照顾她了?你还想让我怎样照顾她,是整天把她抱在怀里喂吃喂喝就叫照顾了。”柱子看着英子那不可理喻的样子,转身睡去了。
第二天柱子奶奶一直把柱子送到村口,看着柱子走远,奶奶心里有一千个不舍得,可是为了生活,她再多的不愿也得愿意。柱子走后,奶奶回到家,刚进院子,英子就把奶奶的包袱往地上一扔说道:“你个老不死的,在柱子耳边说我坏话,让柱子临走之前还数落我,这样,从现在开始,咱俩分开单过,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说完转身进屋了。柱子奶奶捡起地上的包袱,老泪纵横。她颤巍巍的把大门外的柴房收拾了一下,用木板做个床,有用几块石头垒个灶台,奶奶就在柴房里住下来。村里人嘴上不说,心里都知道这是英子把奶奶赶出来了,邻居们有时趁英子不在家,有时趁天黑,给奶奶送点粗面,送点红薯,送点青菜,勉强让奶奶顾个温饱。这天奶奶去山上挖野菜,一条浑身黑的发明的狗不远不近的跟着奶奶,奶奶看着这条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杂色的狗叹了口气说:“傻黑狗,奶奶还得靠邻居救助才能生活,你跟我说会饿死的。”说着奶奶摇摇头回去了,晚上奶奶做了咸粗粮野菜粥,刚拿起碗,好像看到门口有个影子一闪而过,就走出来一看,是白天的那条黑狗。奶奶自言自语说:“既然你跟来了,证明我俩有缘分,我去给你盛碗粥。”奶奶转身进屋,黑狗也跟着进来了,嘴里叼着一只野兔。奶奶给黑狗盛了碗粥,放在地上,黑狗把嘴里的野兔叼过来放在奶奶脚边。
吃了饭,奶奶想着英子怀有身孕,需要补充营养,就把黑狗叼来的野兔给英子送去了,敲敲门,英子不耐烦的开门,一看是奶奶,就阴阳怪气的说:“哟,这是吃不上饭了来找我了,不要想着我不知道邻居们给你送吃的,你省着点吃,省下口粮给你曾孙子吃。”奶奶不和英子一般见识,就说:“今天上山捡到一只野兔,想着你怀有身孕不容易,就拿过来给你补充营养。”英子这才看到奶奶手里的兔子,一把夺过来说道:“还算你这老东西有点良心,还能想着你的曾孙子。”说完英子就把门一关拿着野兔进屋了。奶奶看着紧闭的房门,叹了口气回去了。
从那以后,奶奶就和黑狗生活在一起,黑狗每天出去转转,回来的时候不是叼只野鸡就是野兔,这可把英子气坏了,她本来想着那老太婆活不了几天了,谁知道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好几个月都过去了,奶奶不仅没死身体比原来还好了。英子眼珠已转想到,都是那只黑狗坏事,我要把那只黑狗要过来,以后黑狗拿回来的东西只能给我,说干就干,她去奶奶要狗,奶奶说:“我说了不算,它得愿意去才行。”英子说:“去不去不是你说了算,我让它去,它就得去。”一会黑狗叼着一只野鸡回来了,看见英子在奶奶房里,就对着英子狂吠,气的英子转身回去拿了根绳,要去拴狗,狗对着英子呲牙咧嘴的叫,奶奶怕伤到英子肚子里的孩子,就让黑狗坐下,黑狗乖乖的坐下,任由英子用绳子拴着它的脖子,把它拉出去。
黑狗就被英子绑在院里的梨树下,黑狗每天都蔫蔫的,一点精神都没有,奶奶也不舒服了,连雨下了几天,奶奶的风湿病犯了腿疼腰疼,又感冒了。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天晚上黑狗显得特别焦躁,不停的对着奶奶的门乱叫,叫的英子烦死了,英子出来站在门口大声吆喝道:“再叫就把你打死吃狗肉。”黑狗还是不停的叫,英子气的顺手那根棍就朝黑狗身上打去,黑狗疼得叫的声音更大了,奶奶听到黑狗再叫,忍痛出来,刚出来奶奶住的柴房房梁就踏了,原来黑狗感应到奶奶有危险,它叫着让奶奶出来。奶奶出来看见英子在打狗,奶奶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只见英子的棍就要打在黑狗身上,奶奶往前一扑,扑在黑狗身上,英子手里的棍打在奶奶身上,当时奶奶就晕过去了,英子看见奶奶晕了,把棍一扔说道:“不亏,谁让你出来的。”接着又说到:“要是能一棍把你打死,我也少了心头大患了。”说完转身进屋了,黑狗看着奶奶倒在雨地里,拼命的咬身上的绳子,嘴里磨的都流血了,还是不停的咬,终于把绳子咬断了,它跑出去跑到邻居王大嫂家,王大嫂听到院里有狗叫,出来一看是满嘴流血的黑狗,黑狗看见人出来了,跑过去咬住王大嫂的裤腿就往外拉,王大嫂不明所以,就跟着黑狗到隔壁看着奶奶晕倒在雨地里,急忙回家叫来王大哥,一起把奶奶抬进奶奶原来的屋里,王大嫂在给奶奶换衣服的时候看见奶奶身上的伤对王大哥说道:“奶奶身上怎么会有伤,看着像打的。”黑狗用嘴拉拉王大嫂的衣服,王大嫂看着它,它对着英子屋叫了几声,王大哥说:“这英子太不像话了,竟然打奶奶。奶奶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这得捎信让柱子回来照顾奶奶。”说着王大哥出去了。
一会奶奶也醒了,王大嫂看奶奶醒来没什么事就回去了,奶奶看着黑狗,心疼的说到:“我怕是不行了,你还是走吧。以后怕是没人能照顾你了。”这时黑狗看着奶奶低声的“呜呜”着。奶奶听懂了黑狗的话,原来黑狗前世是个樵夫,上山砍柴时不慎掉下悬崖摔死了,被奶奶发现,把这樵夫埋了,而且逢年过节还会去他坟上祭拜一番。这一世他投胎转世成了一条黑狗,来报答奶奶的掩埋之恩。奶奶听了说:“你不用谢我,不过是我的举手之劳而已。这几个月要不是你出去拿回来野鸡野兔,奶奶早死了。我死不所谓,我就是放心不下我的孙子,他从小没了父母,这孩子吃了很多苦。”奶奶说着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慢慢地奶奶没了气息。
第二天王大嫂来看奶奶的时候,奶奶已经走了,只有黑狗卧在她旁边。王大嫂去告诉英子奶奶走了,让英子去看看,英子心想:这老东西终于死了,太高兴了。英子说她怀孕身子沉,晚上休息不好为理由回去睡了。王大嫂叫来邻居帮奶奶收拾一番。
柱子回来看到奶奶已经去世了,而门口的柴房里都是奶奶平时用的东西,柱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柱子去买了寿衣,给奶奶穿衣服时,看着奶奶身上的伤,柱子哭的伤心不已,他跪在奶奶灵前,重重的给奶奶磕着头,磕的头都破了,也不愿起来。
办完奶奶的丧事,柱子听了村里人说的,他不在家这几个月,都是黑狗陪着奶奶在照顾奶奶。柱子抚摸着黑狗的头:“谢谢你黑狗,以后你就跟着我一起生活。”没多久英子生产了一名女婴,孩子满月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当着那么多宾客的面柱子说:“今天让大家做个见证,我要和英子合离。娶妻娶贤,我柱子眼里容不得这等心思歹毒之人。”英子哭着不愿合离,柱子铁了心的要和她合离。
合离之后,娘家人都不待见英子,村里人都对她指指点点,过了不到一年,英子就抑郁而终,从此柱子带着黑狗和孩子一起生活。逢年过节柱子带着黑狗和孩子一起去奶奶坟上给奶奶烧纸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