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字体
中号字体
大号字体
绿色背景
橘黄色背景
目录 | 参与评论 | 加入收藏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添加书签
太湖奇遇记更新时间:2021-09-06 13:34:09章节字数:7031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湖州有一秀才名叫刘玉海,在当地的贺将军门下做宾客,一天,贺将军邀请众人在太湖上游船,刘玉海也在其中。期间众人把酒言欢,吟诗作赋,十分热闹。
正当众人高兴之时,突然远处的湖面上浮起一条鱼来,只微微露出一个鱼背,众人观此鱼背,发现必是大鱼一条。众人便纷纷议论如何得到此鱼,但船上却没有捕鱼的工具。这时,贺将军拿出随身携带的弓箭,对准那条鱼,箭“嗖”的一声正中那鱼背,鲜血一下子就出来了。他们赶紧把船划过去,众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那条大鱼给捞上来,只见那是一条足足有百十斤重的大鲤鱼。众人都纷纷夸赞将军身手不凡,将军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这时旁边的刘玉海看着满身是血的大鲤鱼,却心生不忍。贺将军射鱼,纯粹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箭法,图个乐子,他听到众人都这么夸赞他,一高兴便把鲤鱼赏给 了船上的高秀才。
等游船结束,众人都离去的时候,刘玉海叫住了高秀才,道:“高兄,请留步,不知高兄可否将那条大鱼让给在下,我愿意出十两银子。”高秀才虽有些不太情愿,但刘玉海出的十两银子远远超过了这条鱼的价值。于是高秀才思索片刻便答应了他,只是微微道:“这么大的鱼,一个人肯定拿不动,你可要自己想办法拿回去。”说完便接过银子离开了。
只见刘玉海走到大鲤鱼面前,拔出鱼背上的箭,又从怀里拿出金创药,撒在了奄奄一息的大鲤鱼身上。这时他突然发现在大鲤鱼的尾巴下还有一条小鱼,用嘴紧紧地咬着大鱼。过了一会,刘玉海见鱼背上的血止住了,便奋力把大鲤鱼连同小鱼一起推进了湖里。大鲤鱼游了片刻,便沉入了水里。
又过了一年,刘玉海和书童从北方回湖州,再次经过太湖。突然间天色大变,乌云滚滚,湖面上瞬间便狂风大作,狂风卷起的大浪直接将他们的小船打翻,船上的人全部掉进了水里。当刘玉海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冲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岛边上。而书童和船夫也不知去向。于是刘玉海便走上小岛,想找寻书童的下落。他在岛上晕头转向地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任何人。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嘻笑的声音,刘玉海连忙跑上前,藏在草丛背后向远处望去。只见一个女子骑着一匹马,手里拿一把弓箭,带着几个仆人在树林里打猎。刘玉海在草丛背后,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那女子也发现了草丛里有动静,慢慢的向他这边走来,然后,举起手中的弓箭对准了草丛。刘玉海见状,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姑娘,请手下留情,小生只是迷了路,多有得罪,请姑娘见谅!”说着便走了出来。
那姑娘见是个人,就放下的手里的弓箭,并没回应他,只是默默地审视着眼前的这个书生。而刘玉海看到前眼的这位姑娘,竟是如此美丽,也是看得入了迷,姑娘打量了他一番后,便羞着脸骑着马离开了。刘玉海这时也回过了神,连忙跑向一边,继续寻找他的书童去了。
他在丛林中走了片刻,突然一个手持长矛的士兵拦住了他的去路,刘玉海正准备向士兵打听他书童的下落,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只听士兵大声喝道:“站住,你是何人,怎么会在此地?太湖公主此时在此狩猎,你若是惊了驾,可是要杀头的!”
刘玉海连忙道:“小生只是路过此地,敢问军爷你可曾见过一个书童”
士兵不耐烦的说道:“没见过,没见过,赶紧离开,再不走,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是,是,小生这就走,只是还请你给我指个方向。”刘玉海道。
那个士兵随手向另一边指去,刘玉海顺着方向便离开了。等他走远后,刚才的那个士兵突然笑着变成了一个美貌的女子,消失不见了。
刘玉海沿着士兵给他指的小路,穿过丛林后,豁然开朗。只见此处,风景绝佳,既有小桥流水,又有飞流直下的瀑布。但此时的刘玉海已是饥饿难耐,并无心欣赏这里的美景,于是他只好往前走。
又向前走了一会儿,一户人家出现在他的面前,刘玉海急忙走上前去叫门,想进去讨口饭吃。但是他叫了几声,都没人回应,他用手轻推红色的大门,门顺势就开了。刘玉海便走了进去,只见庭院内,假山林立,水榭兰亭应有尽有。刘玉海走过曲折的长廊,他看到不远处的假山上建有一座小亭,他便走了过去。刚走到假山旁边,忽然听到有女子的笑声,刘玉海连忙转身藏于假山后面。
这时几个婢女和围着一个身穿华丽衣服的女子走上了小亭。刘玉海定睛一看,这女子正是他在林中所见之人,只听道旁边婢女都称她为“公主”。原来此女正是这“太湖公主”,她们在小亭歇息片刻,喝了点茶,便离开了。
刘玉海待她们走后,赶紧走上小亭找吃的。小亭的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果品和茶水,刘玉海拿起水果就往嘴里放。这时刘玉海突然看到地上有一红色手绢,他顺手就捡了起来,他想了一下可能是刚才的人落下的,又想到公主的美貌,便拿起桌子上的笔,在手绢上了题了几个字:今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写完后便拿揣起手绢,原路离开了。
刘玉海走到大门口,却发现大门已经被锁上,无法打开。刘玉海环顾四周,看到墙边有一处假山,于是爬到假山上,准备翻墙。
“你是何人?胆敢私闯禁地!”一个声音从刘玉海的身后传来。
刘玉海赶紧从假山上走下来,看到一身着绿色衣服的女子正对着他。刘玉海走上前道:“小生乃迷路之人,误入禁地,还请公主原谅。”
“不得乱讲,我可不是公主,我是公主身边的侍女,绿珠。”绿珠说完,便低下头四处张望,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姑娘,小生着实是因为饥饿难耐才误入禁地,还请姑娘,放我出去。”刘玉海向绿珠恳求道。
“那我问你,你可曾捡到一方手绢?”
“小生确实捡到一只手绢,见桌上有笔墨,便随手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说完赶紧拿出手绢给了绿珠。
绿珠接过手绢,看后大惊道:“你这个人,在哪写子不好,偏偏写在手绢上面,这可是公主平时的随身之物,我看你要小命难保了。”
“小生见公主实在是太美了,就忍不住写了几句,还请姑娘给我指一条路让我走吧。”
“哼!你偷看公主芳容,又写下这样的诗句,公主怎能饶你!你等着吧!”说完便离去了。
刘玉海想到小命马上就没了,立刻吓得瘫倒在地。恨自己没有翅膀,不能飞出去。他又想到家中的父母和贤惠的妻子,便伤心起来:我的贤妻啊,小生要与你永别了……
待到天黑的时候,绿珠挑着灯,带人来到刘玉海面前,刘玉海连忙站了起来。原来绿珠竟是给他带了些饭菜。刘玉海见饭菜十分丰盛,便问道:“这是不是小生今生吃的最后一顿饭?”
绿珠没有回答他,刘玉海心想:就是死也不能做饿死鬼。于是便撕下一只鸡腿咬了下去。绿珠看他吃了起来,便留下酒菜离开了。原来公主看到手绢上刘玉海写的字,和听到他夸自己的话,便心生喜欢,才让绿珠给他送吃的。
刘玉海在禁园里的走廊里度过了恐惧的一夜,但他不曾想,他给公主写的情诗,传到了王妃的耳朵里。第二天一大早,刘玉海正在疑惑自己为何没死的时候,绿珠急急忙忙地跑过来给他交待道:“如果你见了王妃,一定要谨言慎行,否则将会招来杀身之祸。”绿珠刚交待完,便看到到一群士兵正在朝这边走来,绿珠赶忙退去。
只见一名女官带了一群士兵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士兵们见到刘玉海后拿起绳索便要绑他。刘玉海不敢反抗,只得束手就擒。这时候女官走上前来,对着刘玉海审视了半天,疑惑地问道:“你可曾在贺将军门下供职?”
“是,小生是贺将军的宾客。”
“你叫什么?”女官问道。
“小生刘玉海,湖州人士。”
女官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士兵道:“你们先给他松绑,等我去禀告王妃。”女官说完便离开了。
刘玉海的心绪已彻底凌乱,一会公主,一会王妃的,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感觉自己的麻烦不小。
原来刚才那个女官就是咬着大鱼尾巴的那条小鱼。
过了不一会儿,女官回来了,对刘玉海道:“王妃请刘公子觐见。”说完便带着刘玉海往前走,刘玉海颤颤巍巍地在后面紧跟着。他们绕过假山,来到一个庞大的荷花池旁。眼前的池水碧绿,水里不时的冒出泡来,像是烧开的水一样。女官指着面前翻滚的池水道:“就是这里,公子请吧。”
刘玉海倒抽一口凉气,竟是让我投河,看来今天是难逃一死了。女官似乎看出了他的疑虑道:“请公子闭上眼睛,切莫睁开。”刘玉海刚闭上眼,女官将手一挥,二人便化作一股白烟沉入水里。
少时,女官示意他睁开双眼,只见眼前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宫殿,只是这宫殿似乎在水下一般,不时有虾兵蟹将游来游去。在宫殿内的首座上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刘玉海看到后,想起绿珠给他交待的话,急忙跪下去行礼请罪。王妃打量了刘玉海片刻后,叫人给他赐座。然后对他说道:“昔日若无公子想救,哀家早已不复存在,今日得知公子对我儿有意,便成全了你俩!”
王妃便是当日刘玉海救下的那条大鱼,王妃给刘玉海说了事情的原由,刘玉海这才恍然大悟。他们现在所处的正是太湖龙宫,王妃便是这龙宫之主。王妃还告诉刘玉海,他的书童已经找到,等他与公主成亲之后便可见到。于是在王妃的安排下,刘玉海当即便与公主在这龙宫之中成了亲。刘玉海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附马。
刘玉海整日与公主游山玩水,十分快活。但刘玉海毕竟是有家室的人,时常想起家中妻子,经常闷闷不乐。公主看出了刘玉海的心思,便说要送他回家,但刘玉海却想让公主跟他一起回去。公主道:“你家中自有结发之妻,妾不愿同往。”刘玉海又舍不得公主,左右为难。
公主看刘玉海对自己还算真心,便告诉他还有一个办法,刘玉海问她有何办法的时候,公主抬起右手对他伸出两个手指道:“天机不可泄漏!”
随后公主让女官为刘玉海准备了回家的行李,和许多金银财宝。然后令人叫来刘玉海的书童,公主对刘玉海说,让书童先带着行李回家报信,刘玉海吃过晚饭后便可回去。
书童拿上行李,女官便带他上路了。途中女官对书童交待道,切记不可将龙宫之事向外人说,否则将性命不保。另外告诉书童,让他在三个月后,到刘玉海家附近的那片竹林里等她,到时候会另有安排,书童连忙答应下来。说话间他们已到了一条小河边,只见女官取出一只小小的纸船放进河里,然后对着小纸船念了念咒语,小纸船立刻变成了一个木舟。女官示意书童走上去,等书童上船之后,女官念动咒语,小船顷刻间化为一团青烟不见了。等书童回过神来,船已到达太湖岸边,书童走下船直奔家去。
等书童回到家后,刘玉海的父母着实吓了一跳。刘玉海的妻子也从屋里出来,头上戴着白花。刘玉海的父母告诉书童,他们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家里人都以为他们死了,刘玉海的妻子已为他守孝三年了。书童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龙宫一日,世间便是一年啊。然而书童并未敢将龙宫之事说出半句,只是说:“公子让我先回来报平安,他很快就回来了……”
再说龙宫这边,晚宴时分,公主在房间里给刘玉海准备了美酒佳肴。桌子上还放着一颗葡萄大小的绿色珍珠,闪闪发光,十分漂亮。刘玉海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珍珠,便拿在手里打量,这时公主走过来道:“相公可识得此物?”
“未曾见过。敢问娘子这是何宝物?”
公主笑道:“这就是绿珠啊!”说罢,只见刘玉海手里的珠子瞬间化为侍女绿珠。刘玉海惊讶不移,绿珠笑着上前给他们倒酒。等酒过三巡,公主又吩咐绿珠拿来一颗鲜红的果子让刘玉海吃下。刘玉海问道:“这又是何物?”绿珠道:“附马爷服了它,可以增寿的!”刘玉海听到这里便吃了下去,随即便睡着了。这时公主解下刘玉海随身玉佩,转头对绿珠道:“你照看好附马爷,我去后花园。”绿珠点了点头。
公主来到后花园中,却看到又一个一模一样的刘玉海已在园中等她。原来刚才在房间里刘玉海吃的那个果子,可以将一人分化为思想不同的两个人:房中的刘玉海只留恋龙宫和公主,而后花园这个,却是想念家中的妻儿老小的刘玉海。公主和刘玉海在后花园中依依不舍的喝了离别酒,刘玉海道:“公主对我情意重若泰山,只是我这一去却是苦了公主……”公主却只是轻笑摇头,对刘玉海再次伸出两个手指。刘玉海依然不明所以,公主依然笑着道:“天机不可泄漏,相公放心去吧。”说完,刘玉海便在女官的指引下回家去了。
刘玉海回到家中,将从龙宫里带回来的金银送给父母。而父母和妻子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钱财,又见刘玉海穿着不凡,所以以为这些钱财来路不正,便问他从何得来。刘玉海看了书童一眼,书童不知如何回答,连忙退了出去。刘玉海便道:“我此次大难不死,是因为被仙人所救,这些钱财也是仙人所赠,来路干净,你们放心用便是了。”刘玉海的父母和妻子也深知他的为人,想到刘玉海从未撒过谎,也就相信了。
当天晚上,刘玉海的妻子便向他倾诉这三年来受的苦,泣不成声。刘玉海见妻子如此伤心,便感叹到:我在仙岛三天,却没曾想已是三年了。妻子问他当真遇到了神仙,刘玉海沉思了良久便向妻子道:“娘子可曾记得我给你讲过我用十两银子救过一条鲤鱼的事?”
“当然记得,莫非相公所说的神仙是你救的那条鲤鱼?”妻子问道。
“不错,其实它是太湖水底龙宫里的龙王之妻……”刘玉海刚说出口,天上一道闪电瞬时闪来,紧跟着隆隆的雷声。刘玉海吓的身子一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连忙苦笑道:“我,我哪有遇到什么神仙呀,是一个好心人给我救了,此事等我日后慢慢给你说……”刘玉海的妻子也没再追问下去。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书童突然想起女官与他的约定,便赶紧走向竹林。原来女官在离刘玉海家不远的地方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府邸,她说这是公主特意要求的。书童走进院子,只见假山、花园、亭台楼阁都与龙宫非常相似,院中还有十几个仆人。女官告诉这些仆人,以后书童就是这里的大管家,然后把房契、地契、账册交给了书童。交待他以后只要好生伺候好驸马,便会终生荣华富贵。随后只见白烟滚滚,女官便腾空而去……
从此以后,刘玉海便成为了当地的豪门,以前的富贵人家现在都比不上他,他的妻子还为他生了三个儿子,日子过得相当滋润。此外,刘玉海还经常在家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可谓风光无限。
就这样又过了二十年,只见刘玉海已是两鬓斑白。在这二十年里,刘玉海再也没有回过龙宫,但他偶尔还是会想起龙宫中的公主,每当他想起公主,心中就会感到些许的遗憾。
这天,贺将军告老还乡,路过太湖,与人谈笑间还提起了刘玉海当年落水之事。贺将军得知刘玉海大难不死,衣锦还乡,已成当地豪门时,不仅感慨万千。这时,他们突然看到湖面上有一只精美的画船在缓缓前行。贺将军好奇这太湖之上怎么会有如此豪华的游船,便令人将自己的船靠了上去。
贺将军登船之后,只见迎面走来的人拱手道:“贺老将军,好久不见,您还记得学生吗?”
贺将军审视片刻道:“你不是刘玉海吗?”
“正是学生。”
眼前之人正是刘玉海,只见刘玉海满面春风,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没有一丝衰老的样子,这让贺将军倍感震惊。刘玉海把贺将军请入船中,又叫绿珠奉上酒来。贺将军看到绿珠后,眼都直了,于是刘玉海便让绿珠跳舞助兴。
绿珠舞了一曲后,一下子跌坐在贺将军腿上,贺将军甚为高兴。刘玉海便道:“贺老将军当年有恩与我,您若是喜欢绿珠,我把她送与你便是了。”贺将军听后大喜,只是一转头,怀里的绿珠竟凭空消失了。贺将军不解地问道:“莫非贤弟欺骗于我?”
只见刘玉海伸出右手,将手一翻,一颗绿色的珠子出现手掌之上。刘玉海道:“贺老将军,绿珠在此,送与将军吧。”贺将军得了宝珠之后便高兴离去。
又过了两日,刘玉海府中依旧歌舞升平。这天贺将军专门登门拜访,以谢前日赠珠之事。贺将军进门见到刘玉海后,一下子愣住了,只见眼前的刘玉海已是白发苍苍,这让他万分疑惑。便问道:“前日我在太湖游船之上见到你的时候,还是个翩翩少年,为何今日突然鬓生白发,老了这么多呢?你当真是刘玉海吗?”
刘玉海笑着答道:“学生当然是刘玉海了,学生的家人们都知道,学生这二十年来足不出户,也未曾游过太湖,更没有见过将军您,想必您是看错了吧。”
贺将军摇头道:“怪哉,怪哉!”
贺将军从袖中取出一颗绿色的珠子问道:“我有此珠为证,你可识得此珠?”
刘玉海接过贺将军手中的绿珠端详了一番道:“此珠的确是我家之物,但不知如何会落入将军之手呢?”
贺将军听到刘玉海说如此之话,便不高不兴了,说道:“我看你是得了健忘症了,本想着得一美女,但你却用这颗珍珠戏弄于我,我拿回家后,看了两天,也没变出个美女来。罢了,罢了,这既然是你家之物,还是归还于你吧。”说完,贺将军便走了。
待贺将军走后,刘玉海把绿珠握在手里,在油灯下仔细端详,有道是睹物思人,刘玉海见到这绿珠便想到了龙宫之中的公主……思索间,刘玉海手里的绿珠突然消失不见,绿珠本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绿珠向刘玉海行了一个礼,说道:“奴俾给附马爷请安。”
刘玉海愣了一下道:“你,你是绿珠?”
“正是奴俾。”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呢?”刘玉海问道。
“你自己做的事,还问我,你前日游太湖,不是你酒后失言,把我送给了贺将军吗?”绿珠答道。
“你也这么说?我何曾游太湖,又怎么把你送给贺将军呢?”刘玉海问道。
“你是没去,可另一位附马爷去了,他把我送给了贺将军,那贺将军与王妃有一箭之仇,倘若不是看在附马爷的面子上,我早就把他给杀了。”绿珠说道。
刘玉海这才恍然大悟,笑着道:“仙家居然有分身之术,太湖上果然还有个自己,那日公主向我伸出二指原来是放我回家二十年啊。这二十年公主可好?”
“什么二十年,不过才二十天而已。”绿珠答道。
刘玉海接着感叹道:“公主让我用二十年的时间生儿育女,孝敬父母,实在是两全其美的主意啊!”
绿珠接着道:“你爱恋公主又不忘糟糠之妻,又对父母孝顺有加,就算是神仙也做不到真正的完美,如今二十年已过,你打算何去何从?”
刘玉海听后,望了一眼微弱的灯光,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出殡的那天,抬棺人惊讶棺材太轻。刘玉海的父亲便让人打开棺材,只间棺内升起一团白烟,径直向太湖方向飘去。再看棺内,哪有什么尸体,只有一个玉佩,那是刘玉海与妻子的定情信物。他的妻子拿着玉佩悲痛欲绝,也许她此刻也明白了丈夫平日里自言自语说的那些胡话……
刘玉海再次回到了龙宫之中,公主带着众人远远相迎。从此以后,刘玉海和公主在这龙宫之中开始了长相厮守……
作品公告
销 售 榜
作者其他作品
共 1 部作品
Copyright (C) 2016 maodu360 All Rights Reserved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做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网备案号1101050204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