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代机遇
“新华先进来坐吧,给你倒杯茶喝,解解渴。”
“来,坐。”
刘娟看到陈联合脸都憋红了,愣是憋不出一个字,她赶忙圆场子,不叫自己男人太尴尬。
“咱是效率人,不扯别的,就一句话的事儿,这钱,给你们三天,能还我不?”
“也不多嘛反正,就八十块钱。”
“咱家得买鸡苗子了,手头有点紧,所以……”
朱新华推开刘娟端茶送水的手,脸色略微变得强硬了些。
“早前咱借钱给你,那是出于好心肠,看你有困难,咱才借的,你看这都四个月了吧?”
“期间咱也没催过你吧?你要是有心还,一天还咱哪怕几毛,这都能还清一小半了都。”
“你有难时咱帮你,咱有难时,你可不能好心驴肝肺不是?”
陈联合苦笑着,硬憋着憋出话道:
“咱不是不还,咱这不是……孩儿马上就高考了,咱是寻思等孩儿高考完了,家里粮食也差不多就……”
“嘿,你到时候借口不就又多了?哦考上大学了,孩子又得交大学学费了,这八十你是打算再拖四五年的意思啊?”
朱新华这硬气话,说的陈联合脸色是又青又紫,男人的自尊都被扒开了戳。
“爸,这腊肉我不吃了,十几斤腊肉,也值个三十多块钱吧,给他抵债吧。”
陈志宇看着老父亲,心里难受,家里的难,他太有体会了。
比这更难的,是前世时,父亲死了之后,家里被逼债给逼的,母亲每天晚上都偷偷哭。
虽然家里穷,甚至一毛多余的都拿不出来,但是陈志宇心头,早就有了打算。
命运,不就是拿来改变的。
“腊肉不行!你还在长身体呢!”陈联合一张口,就暴露着对儿子的护短。
他摸了摸身上、被砖炉熏黑了的外衣,从兜里头,摸出了过去这一两天,挣来的零票子。
数了数,有四块六毛七分。
“咱要的是八十!你这?打发叫花子呢你?”朱新华看到那一把一分几分的硬币和纸钞,脸是更臭了:
“你儿子得长身体,得吃肉,咱家里仨孩子,咱孩子就不用长身体啦?”
“老陈你简直忘恩负义!”
“他朱大哥别生气,咱还有的,还有的!”刘娟赶忙赔着笑:
“小宇他爸不会说话,刚不是说了嘛,等粮食全被收了,就有钱还你了嘛,这会儿卖粮食才卖了十多块钱。”
“咱先把这十块钱也给你,成不?”
“哼,有总比没有好,剩下的啥时候还?”朱新华黑着脸逼问道。
“等粮食卖完了,就有钱还了。”刘娟赔着笑。
“成。”
有了这话,刘娟赶忙跑进里屋去,从枕头里头摸出仅有的十张、一块一块的纸钞。
点了又点,然后拿出来,塞到朱新华手里。
“真是,早知道不借你们了,借你们时多爽快,要你们还就这么磨叽。”
朱新华拿着钱,转身离开,嘴里还不忘一顿骂骂咧咧。
陈联合羞着脸垂着头,心里的憋屈,都写在了脸上。
“儿啊,老陈,咱先吃饭,难得儿子放假回来。”
刘娟松了口气后,看到父子俩脸色还是那么难看,于是苦笑安抚,将俩人拉到饭桌旁。
随后便钻入厨房,特意炒了三个鸡蛋,还有一碟全是肉的青椒腊肉,一份雪菜炒肉丝。
掺了金黄小米的粗粮饭,蒸好出锅,熟悉的菜香,让陈志宇贪婪的嗅闻。
“儿啊,来盛饭,吃饭了。”刘娟家常般唤道。
“来了!”
饭吃了个半饱,刚才受了窝囊气的陈联合,便放下碗筷,深深的叹了口气:
“哎,在砖厂帮工也不是办法。”
“爸,不如咱干点别的?”陈志宇下意识接了茬儿。
陈联合白了儿子一眼:
“能干什么?这会儿当工人得凭学历,去煤矿也得有介绍信,咱谁也不认识,能干啥去?”
“钱没那么难挣。”陈志宇一边思绪乱飘,一边随意一声。
“哼,臭小子,吃饱了就打漂了?钱要是不难挣,咱这个家咋会这么穷?”
“你爹我天天累死累活的,种完地就得去砖厂,一年到头连个毛票子都剩不下,还钱不难挣!哼!”
“老陈你说啥呢,跟孩子撒什么火呢!”刘娟瞪了老陈一眼:
“孩子马上就高考了,本来压力就大,到时候考砸了,你说咋办?”
“我、我没啊,我就是……”
陈联合只是下意识叭叭一下,被刘娟这一凶,就又开始结巴。
“好了,爸,妈,咱不吵。”
“慢慢来呗。”
“儿你吃饱了就休息去吧,明儿早点回学校,可不能耽误了课。”
刘娟并没把陈志宇的话,当一回事,吃完饭,便日常般收拾碗筷,洗碗擦桌子。
手里头一毛本钱都没有,咋办呢?
躺在床上,陈志宇看着掉灰的茅草屋顶,思来想去。
……
次日清早,陈志宇回到学校。
站在学校门口,看着陆续进入校园的、穿着光鲜亮丽的同学。
穷人跟富人,果真是,连穿校服,都能看出气质上的不同。
至少有钱人家的孩子,校服很干净。
不过这群同学,并不待见穷批的陈志宇,虽说不会欺负他,但嫌弃的眼神可没少过。
决定了!
陈志宇蹭然站起身,转身离开学校门口。
村里之所以有砖厂,是因为这些年,房地产建设正如火如荼。
全国各地,只要稍微算是县城或市中心的地方,都在建设大规模的小区。
所以砖烧出来,这些地产商是有多少、收多少。
烧砖需要厂地和烧砖炉,但是有个东西,只需要有片空地,他就能做——
井盖。
这年头的井盖都是宝贝,所以才会有人偷井盖。
钢盖尤其受小偷欢迎,因为能直接卖钱。
水泥盖里头有钢骨,偷走了回去砸碎,里头的钢骨也能拆出来卖钱。
时代的机遇,哪怕是个不小心跑上了风口的猪,都能被吹的满天飘。
陈志宇来到市区的一处工地,建筑工人正在这烈日之下,挥汗如雨的忙活。
“嘿小毛头,没戴安全帽不准进来!”
“我是来帮我爸谈生意的。”陈志宇面容稚嫩,但话音却坚定的很。
瞧见陈志宇这架势,保安都笑了:
“帮你爸来谈生意?呵呵,谈什么生意?”
“我家里有井盖厂,你们盖楼房、铺水泥地,不都需要井盖吗,我想帮我爸,接几个订单回去。”
“我爸他忙,没空过来,所以我过来谈。”
看着一脸认真的陈志宇,保安倒是收敛起笑容。
“你来的还真是巧了,承包铺路的包工头那边人手不够,有些物资单打算外发,你找那个包工头问问去。”
陈志宇会心一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