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与虎谋皮
看着油盐不进的徽宗,赵楷真想给他一拳。
他甚至都开始怀疑,徽宗是不是偷偷收了蔡京的好处,所以才愿意处处帮着蔡京说话。
不过,说起来也不算是有错,蔡京进献给徽宗的古玩字画不在少数,不然徽宗也不会这么信任蔡京。
花石纲,不就是蔡京为了给徽宗拍马屁,搞出来的东西吗?
虽然徽宗并不知道花石纲弄得汴河、运河两岸的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收到了那些奇花异石的时候,徽宗却总是开心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一般。
再一次被徽宗从宫里赶出来,赵楷也因为赌气,一连多日称病,未曾去上过早朝。
可出使登州和莱州的使臣回来这件事,又让赵楷坐不住了。
朝堂之上,徽宗问起了使臣这次出使的结果。
“还是陛下英明,臣抵达登、莱二洲之后,便暗中试探了金人对辽国的看法,发现他们对辽国都是一副恨之入骨的模样,臣便询问若是有人助金攻辽,金国可愿与辽国开战,没想到竟然得到了金人的欢迎!”
闻言,徽宗大喜,“好,看来金人一定能灭了辽国,这样大宋便再也不怕辽人来犯了!”
朝堂之上,那些不属于蔡京党羽的大臣,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件事怎么听,怎么觉得不靠谱。
况且,前阵子郓王也说了,如果联金灭辽成功,金国实力大涨,难保金国不会对大宋出手,到时大宋便更难抵御金人的铁蹄了。
可徽宗却好似将赵楷的话全然忘记了一般,兴奋的拉着蔡京商讨让使臣再度出发,前往金国与金主商量联金抗辽的事情。
他还兴奋的设想,“金主是个言而有信的人,金国想要大宋的帮助,咱们便以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让金国在灭辽成功之后,将燕云十六州还给我朝,我朝既消除了心腹大患,同时还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实乃一桩两全其美的好事!”
有看清楚形式的大臣,见徽宗已经认准了金国绝对不会毁约,担心事情有变,立刻上前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是三思为妙啊!”
徽宗微微皱眉,他觉得最近不让他联金抗辽的人有些多。
“你们不想大宋收回失地吗?”
大臣不说话了,燕云十六州对于大宋的重要性人尽皆知,谁敢说不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若想要收复失地,除了联金抗辽这一个办法以外,你们还有别的法子吗?!”
见徽宗动了怒,无人再敢上前进言。
下了朝,蔡京联系了其他无人在讲义司商议此事。
“进来有许多人听了郓王的话,都开始阻挠陛下联金抗辽,此事必须遏制,绝对不能让陛下心生动摇!”
听闻蔡京的话,梁师成立刻站了出来,“蔡相,此事非常好解决,将所有大臣的奏折全部汇总到讲义司,只要他们敢进言陛下,便让陛下无法瞧见那些走奏折不就解决了此事?”
蔡京满意的点头,夸赞道:“还是梁大人机敏过人,本相险些忘了这讲义司的用途。”
六人似乎看到了金辽开战之后,落在他们头上的军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与此同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赵楷的耳朵里。
赵楷拍案起身,脸色黑如锅底。
“父皇这是将国事当做儿戏,若金国翻脸,我们岂有后悔的机会!”
看着怒不可遏的赵楷,赵恒也只能劝说赵楷先不要生气,还是像个办法想徽宗进言才行。
他得到了可靠的消息,蔡京等人已经将朝中诸位大臣进言暂缓联金攻辽之事的奏折全都扣下,看来蔡京等人势必是要推动此事了。
“难道就要眼睁睁的看着父皇被小人的谗言蒙骗,使得大宋陷入危机吗?!”
他知道赵恒的顾忌有很多,身为太子他若是引起了徽宗的反感,便很有可能丢失太子之位。
但他不怕,如果不阻止这件事,他的小命就要被金人捏在手里了!
隔天,紫宸殿。
有些奏折被拦住的大臣,见上奏多日,都不见徽宗改变心意,便在早朝之时,将这件事重新提起。
“皇上,老臣恳请皇上三思而行,此事事关重大,若是不小心谨慎,唯恐日后大宋会吃大亏啊!”
徽宗仍旧是那副不以为然的模样,“卿家放心,大宋也是朕的家,你们不想让大宋陷入危险,朕也不想,所以朕这次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只要燕云十六州到手,大宋就不用在惧怕金国了!”
看不下去的赵楷,只能把事实摆在徽宗的面前。
“父皇,联金抗辽之举,无异于与虎谋皮,最后吃亏的只能是大宋。帮着金人壮大了金国,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纵然金国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了,大宋又拿什么去守?”
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没有一支像样的大军。
这样的大宋,就算是重新夺回了燕云十六州,也是在帮着金人看守城池,等到金国稍作休养,铁蹄就将踏入大宋的领土。
闻言,徽宗顿时怒了,“郓王,你一直在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是不是你觉得金国和辽国都比大宋强?”
轻轻耸肩,赵楷望着高高在上的徽宗,眼神里满是不可置信,“父皇,难道不是吗?”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可有自知之明也不是贬低自己的代名词,而是要通过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弱点。
很明显,徽宗将大宋看的太美好了,以为大宋还是那个风光一时的国家。
“你……你这般反对朕联金抗辽,可是你已经被辽国的人收买了,你府上的私兵,是不是就是辽人给你的?”
徽宗曾经听闻蔡京等人描述过赵楷手中的私兵,他们说那些私兵的打扮绝对不是大宋军队的装束,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
联想这段时间赵楷的举动,徽宗便开始怀疑赵楷的私兵以及目的。
“父皇,三弟定然不会投敌叛国,他就是性子急了点,还望父皇不要责怪三弟!”赵桓站了出来,为赵楷开脱。
“是啊,陛下,虽然郓王的话说的急躁了些,但是能看得出来,郓王也是为了大宋着想啊!”
赵桓一出马,便又不少老臣纷纷站出来为赵楷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