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被针对
此时,朝堂上。
就管沟修募一事,三皇子李喻白和二皇子李向瑾生了分歧,在朝堂上争辩。
李喻白面容清秀,从容不迫辩解道:“儿臣认为,修募管沟一事刻不容缓,北疆有烽狼王的看守,十年来从无有人过境,怎么今日在皇兄嘴里就是万无一失呢?”
他笑的从容,李向瑾也游刃有余,他不急不慢站出来,道:“纵使北疆烽狼王实力雄厚,看守边疆已有十一年之久,但是如今看来,忠厚是真,可背后的野心,难测。”
既然李向瑾敢在朝堂之上说得如此冠冕堂皇,那么他必然就有他的道理。
此话一出,周遭隐隐约约出现讨论声。
李初霁面若泰然,表示一副不敢兴趣的模样,但背地里听得认真。
纪宴殊,日后会把他收入麾下,只不过他还没得纪宴殊的什么教诲,楚国就灭了。
楚王面容肃穆,威严下扶着龙椅的手气的发抖。
不为李向瑾的胆大妄为发气,而是气纪宴殊居然有这种想法。
他没表现出动怒,而是摆摆手让李向瑾继续说。
李向瑾一身深色蟒袍,看起来阴郁刻薄,深邃的眼眸冷如寒冰,薄唇轻启,云淡风轻道:“烽狼王月月向京都书信,除了要粮就是要军火,北疆有两山。”他伸出一根手指,“一座山是南歧山。”继而他又伸出一根手指,“还有一座是北陆山。”
他淡定从容,继续道:“之所以列举这两座山,全然是因为黑火药的制作原料中的硝石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两座山。”
“而,京都受烽狼王指使,都去了南歧山,北陆山如今都没人涉足,直到,前日我和皇弟是跑马,才发现北陆山居然已经开工,我弄了些矿石原料回来提纯,这纯度,高达62,也就是说,一万石的话,那数量——不容小觑。”
楚王虎躯一震,眼睛猩红,连连说了几声好,猛咳道:“这烽狼王俨然是已经不把京都放在眼里了,这种事也敢掩埋!”
李向瑾温声连忙出身平息圣怒,出谋划策道:“儿臣有一计。”
他笑容诡谲,冗杂着投机取巧。
李初霁斜睨一眼,在心里默叹,这李向瑾天天在死亡边缘徘徊,你派看工去北疆,不就是毁了纪宴殊满门忠烈,忠贞之臣的名号嘛,日后他不杀你谁杀你。
李喻白侧目瞟了李初霁一眼,恍惚觉得如今的李初霁似乎从哪里不同,可又说不上哪里不同,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
楚王面露欣色,眉头轻缓,笑逐颜开道:“瑾儿只管讲,到时候锦衣卫都听从你差遣,谋逆之心见而斩草除根!”
周围一阵吸气声。
李初霁暗自咒骂这个昏庸无能的楚王,见风使舵,没有主见,听风就是雨,如果这件事真由李向瑾那样处理,两方难免不生了嫌隙,若是日后北疆有人入镜,纪宴殊可真是众口难辨,留给楚王的,就只是日薄西山了。
纵使他心里已经如此咒骂,面上还是温和。
李向瑾缓步向前,道:“儿臣认为,派看工去监视烽狼王是不二之举,既不可直接叫停,也不可咎由烽狼王继续如此,所以——”
他笑的奸佞,颇有阿谀奉承的意思,李初霁秉持着看戏的原则,对其不置一词。
李向瑾道继续补充道:“儿臣认为,可以派八弟去,他在宫中讨闲,而如今又被众人推上太子之位,若再没有什么成就实在难说。”
众人哗然,但都听不出什么实质。
李初霁作揖后连忙道:“父皇,儿臣认为——”
“八弟,你不会这点责任都不想为父皇分忧吧,虽说你已经坐稳了太子之位,但是整日只知道花天酒地,纵使在国子监中小有成就,还是远远不足吧。”
这就料定了李初霁没有这般能力,这会这样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让李初霁下不来台面。事实上也真如此,李初霁进退维谷,虽说先前他提出不入仕的想法,但是被太傅驳回,现在也只是名实难副。
李初霁斜瞥一眼李向瑾,脸上笑意未减,狭长浓丽的眸子清丽深邃,宛如笑面虎,最终他缓缓道:“谢谢皇兄良策,那就听从皇兄的建议,我并携佳音回归!”
豪情壮志,说得慷慨激昂。
下朝后,不少从前国子监的好友纷纷前来祝贺,李初霁一一应和,随后匆匆离开。
这件事,无疑不是给他抛了个重型炸弹,他得好好和纪宴殊套套近乎,切莫不可因为这个记了仇。
院里清净,萧暮看着送来的姑娘发愣。
李初霁抬眸,正对上萧暮的脸,顺着方向看过去才发现萧暮居然在勾搭良家妇女?
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