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挑拨
皇后长居于宫,柳庚礼又只是一个小州县的府君,简直是哑巴吃黄连。
李向瑾谦卑道:“母妃久居身宫,常年为百姓祷告,儿臣只是尽了应尽之责。”
话虽如此,但他此行目的却不是这样。
他笑的诡谲深意,皇后看出端倪,含笑看向其他妃嫔道:“妹妹们,今日向瑾来了,隔日再聚吧。”
妃嫔一一点头,都识趣离开。
早秋的宫里,只有皇后长乐宫里栽了柿子树,因为乡州盛产柿子,而她思乡非常,李向瑾便投其所好找了些柿子树来。
现在,已经成熟,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挂在树枝,明晃晃,热烈而张扬。
人已去,李向瑾便失了拘谨,欲发亲昵起来,道:“母妃,八弟他事事参我一脚,实在多余,而如今,他居然猜测烽狼王对我朝的忠心,实在大逆不道!”
烽狼王,是皇后的亲弟弟,受皇后举荐,后一路拼搏,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所以李初霁才没人敢得罪他,都忌惮他背后的人。
虽说如此,但烽狼王却从没见过李初霁,自然也没有情义,所以李向瑾才有了把李初霁退出去的想法,毕竟,皇清浅薄,兄弟都自相残杀,更何况一个不信任的人。
皇后愠怒,脸色微红,嘴唇发颤道:“竖子敢耳,本就是软弱无能的人,头脑简单,接二连三给你父皇惹事,这件事你父皇没有阻拦吗?”
李向瑾在来时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话语,从容不迫,脸上也附和着夹带着怒恼道:“父皇被逆言糊了心,竟当真做了这挑拨离间的中间人。”
“荒唐!”皇后拍桌,却没失了分寸,毕竟她一介女流,身份特殊,而和烽狼王又有那层关系,并无多说,而是意味不明看了李向瑾两眼。
虽说,皇后赵氏只是一介女流,心胸却十分宽广,当时作为唯一一个女流寒门进了宫,本想一展宏图,却没想到意外上了帝床。
马失前蹄,她再也没有了机会,豪情壮志都化作深宫里的怨气。
可楚惠帝却对她宠爱有加,赵氏也没过多叨扰,可如今,楚惠帝居然怀疑起她忠心耿耿的亲弟弟,简直寒心。
李向瑾安慰道:“母妃切莫过多生气,让寒气伤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了。”
赵氏是聪颖的人,看到李向瑾把话柄引到这里,就猜到李向瑾有事相求。
“向瑾,有什么母妃能帮上的,你只管提。”她顺水推舟道,眸色清澈了些,淡淡望向窗外火红的柿子树。
李向瑾心中大喜,掩盖住兴奋道:“母妃,儿臣想问您借点银两,如今瘟疫天花遍地,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儿臣实在是失了分寸,才找到您。”
一句一句儿臣,把赵氏哄得连连想掏钱,但无奈她不知道乡州近况,也拿不住法子。
“可否给我一些时日和乡州府君商量一番?”乡州府君,就是赵氏的父亲,自从赵氏入了宫,就再无一面相见。
李向瑾面露为难,又见赵氏同样如此,便退步道:“那就多谢母妃了,水患实在严重,儿臣能力有限,才——”
赵氏的手轻轻覆上李向瑾的手,温柔打断道:“都知道,母妃会尽力而为的,作为一国之母,我退到后宫,实在有些畏缩的意味。”
赵氏叫来婢女,给李向瑾摘了些熟透的柿子,“你送来的时候,才跟你一样高,如今都灯笼挂满枝了,时光如流水,真是不容小觑啊。”
篮中的柿子火红,李向瑾乖巧接过柿子,谢道:“多谢母妃分羹,还记得当时移栽了二十多棵,被初霁顽皮折得只剩这几棵了。”
提到李初霁,赵氏脸上就失了笑意。
恼怒道:“非是顽皮,只是憎恶我,憎恶我对他管束过多,恨我对他要求严苛。”
李向瑾应了应,并未继续添油加醋,道了别就走了。
行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李向瑾嫌恶得丢了过去,拍了拍身上的尘土。